第九章 選角二三事
原版的李小鹿大概率能請來,形象演技也都過關,但這位現階段就緋聞纏身,萬一暴雷就直接全劇終。
左賓的煩惱在舅舅看來有點多餘。
小成本的電影那也是電影,江影再沒落也有院線渠道,左賓也不是履歷空白的菜鳥導演,總結下來一句話——“不愁找不到演員。”
“多試鏡幾個,總能找到合適的。”舅舅是個行動派,第二天就帶著左賓去了北電。
其實這幾年中戲的好苗子更多,但江影和北電的關係更好,這個時候肯定先優待自己人。張導當初如果是選了北電的師妹,而不是去中戲裡找個繆斯,後來電影就算是撲了也有北電兜底。
順帶一提,北電很小,整個校區也就兩個足球場那麼大,佔地面積100畝出頭,差不多是清華的2%。
上午去的北電,試鏡安排在了下午。
不是小劇組被怠慢了,而是彼此關係好,北電安排更多人參與,劇組也就預留更多時間。
試鏡的時候,左賓這個導演坐在C位,兩邊是江影副導演魏巍,和北電教授黃丹。舅舅則靠牆邊站著,他這個製片參與選角,但不干涉導演選角。
試鏡的角色主要有四個:男一徐三水,男二店員李偉,男三搶劫犯,以及女一店員小蓮。
首先要試鏡的是李偉這個角色。
這個角色的戲份其實不比徐三水少多少,說是雙男主之一也不為過,而這個角色也是北電在校生的重點攻略對象,戲份多難度小,更重要的年齡合適。
左賓看過試鏡名單,副導演初步篩選之後還有二十人,已經畢業好幾年的北電師兄也來了,競爭很是激烈。
拍過戲的師兄們,試鏡的時候優勢還是挺大的,更懂得調節情緒代入感情,臨場的問答也準備的更加充分。
看到黃老師推薦的學生因為過於緊張而演砸,左賓打算再給一個機會,但是黃老師卻搖了搖頭,
“新人要出頭,試鏡是少不了的,這一關要他自己過。”
對演員而言,經驗真的很重要。
但也不是說拍戲經驗越多的,演戲的水平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