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幕友人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打,打個大西瓜

 聖丹斯電影節組委會請左賓和餃子務必出席電影節,也就不奇怪了。

 左賓私下裡還接到了聖丹斯研究所的致謝信,當初《荒島魅影》拿獎的時候就沒這待遇。

 聖丹斯研究是聖丹斯電影節的主辦方,在美利堅電影圈有相當高的地位。被聖丹斯看作半個嫡系的左導,對以後混好萊塢衝奧斯卡都有很大的幫助。

 金熊沒了,就沒了吧。

 左賓看開了,但餃子就很後悔。

 在餃子看來,除了奧斯卡,就是國際三大電影獎,金球獎都要靠邊站,更不用說什麼聖丹斯了。

 不止是餃子這個圈外人這樣想,相當一部分內娛演員都是這樣的觀念。

 但事實並非如此。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將批准認證的電影節劃分為A、B、C、d四類。

 這裡的A、B、C、d並不代表等級優劣之分,而是電影節類型的區別,這個分類完全是根據電影節本身的性質來劃分的。

 劃重點,ABCd並不代表等級優劣之分。

 三大電影節就是A類電影節,A類電影節主要特點是:有競賽單元,關注劇情長片,題材主題不限。

 A類電影節規模和影響力相對較大,但並不是說A類電影節的含金量就比其他類的高。

 不拿好萊塢說事,這裡用歐洲另一個電影節舉例。

 芬蘭的坦佩雷電影節,國際d類電影節,即“紀錄片與短片電影節”。

 坦佩雷電影節的是歐洲最大的短片電影節之一,是北歐最古老的短片電影節,在國際上的聲譽極高。

 有多高呢,奧斯卡、大英電影學院和歐洲電影聯盟、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等組織機構都認可坦佩雷電影節的獎項。

 今年在坦佩雷電影節拿獎的短片,來年自動獲得奧斯卡短片單元競賽資格。

 直通奧斯卡,這個含金量高吧。

 坦佩雷電影節對電影本身的要求很高,但是,沒有首映要求。

 有機會上奧斯卡,還去什麼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