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 作品

115章 李紈判詞解析

 那麼李紈的人物原型具體到人是誰呢?

 我們前面已經農明白,賈珠就是指代朱氏大明,而朱明滅亡之後,為他們守節的,第一個有名的就是方孝孺。

 而在明末這個階段,就是大學者劉宗周,他是明代最後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

 歷經萬曆、天啟、崇禎、弘光四朝,三次入朝為官,但先後被罷,在仕途上並無作為,

 後講學蕺山,提掖後進,晷夜著書,終為弘道明儒。一六四五年六月,清軍攻破杭州,他的學生都請他出山主持大局,而他卻堅持不肯,說自己年事已老,甚至連面都不見,決定效法伯夷叔齊,開始絕食。

 劉宗周絕食而死,他的徒子徒孫紛紛投效滿清,吹噓清朝,這些人就是賈蘭的隱射。其中就包括黃宗羲,陳確,王毓蓍等大文豪。

 而劉宗周稱老絕食的故事,也成了後人的笑談。所以作者才會在判詞裡問:這樣的君子,到頭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李紈的主要戲份,是在起詩社和探春管家的時候,那是李紈隱射的另一個人,下回李紈的曲子“晚韶華”裡一併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