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 作品

119章 探春判詞圖冊

 具體情節具體分析,隆武朝廷下還有一個魯王集團,到後文具體情節時,我們再詳細瞭解。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判詞是寫每個角色過去未來的簿冊,所以這些情景是一定會出現的。

 大海暗示探春將遠出東海,如斷了線的風箏般一去不返,最後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點出她將在清明時分江邊遠望,如在綜觀畫裡的女子一樣在船上對著江邊“掩面泣涕”。

 圖畫裡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就是在暗示探春隱射的是兩個人一起面對大海。

 南明的隆武朝廷就是如此情況,南京的弘光朝廷滅亡之後,明朝又在福建和浙江扶持了兩個藩王,分別是唐王和魯王。後以唐藩的隆武政權為尊,這就是探春隱喻的隆武朝廷。

 1645年六月十一日,唐王朱聿鍵見潞王朱常淓已經決定投降,不勝憤慨,在一批文官武將的支持下,離開杭州前往福州籌辦監國。倡先擁戴朱聿鍵的實際上是靖虜伯鄭鴻逵。

 朱聿鍵和其他藩王的經歷有很大的不同,雖說貴為王孫,在出生後的四十三年裡除七年奉藩以外,其餘歲月都是在逆境中度過的。多災多難的經歷使他受到了其他藩王所沒有的磨鍊,增加了許多閱歷,在國家處於危難時期正是充當最高統治者的有利條件。

 朱聿鍵正是在這樣一種特殊條件下,被推上了維繫明統的監國和帝位;他是位胸有大志的人,自然也正中下懷。

 當時浙江也掀起了大量抗清運動,張國維,方國安等人迎魯王朱以海出任監國。朱以海到達紹興後,於七月十八日就任監國。

 參與擁立魯藩的官紳開初並不知道唐王朱聿鍵已經在福州繼統,所以就造成了唐魯二藩併力的局面,而兩藩王所在的紹興和福州都是面朝大海的,所以探春的圖冊裡畫的是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