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 作品

144章 萬兒是誰

 茗煙道:“大不過十六七歲了。”

 寶玉道:“連他的歲屬也不問問,別的自然越發不知了。可見他白認得你了。可憐,可憐!”

 這裡重點已經出來了,就是人們不清楚“她”的真實年齡,或者說故意“不清楚”的。

 【庚辰雙行夾批:按此書中寫一寶玉,其寶玉之為人是我輩於書中見而知有此人,實未目曾親睹者。

 又寫寶玉之發言每每令人不解,寶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獨不曾於世上親見這樣的人,即閱今古所有之小說奇傳中亦未見這樣的文字。

 於顰兒處更為甚。其囫圇不解之中實可解,可解之中又說不出理路,合目思之,卻如真見一寶玉真聞此言者,移至第二人萬不可,亦不成文字矣。

 餘閱《石頭記》中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寶玉顰兒至痴至呆囫圇不解之語中,其誓詞雅迷酒令奇衣奇食奇玩等類固他書中未能,然在此書中評之,猶為二著。】

 這段脂批裡說“寶玉之為人是我輩於書中見而知有此人,實未目曾親睹者。”

 也就是說寶玉這樣的人,是我輩著實沒有親眼目睹過的,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寶玉就是作者的說法嚴重不符。

 如果《紅樓夢》是作者的自傳,寶玉是作者的化身,那麼脂批這裡為何要強調沒有親眼目睹過寶玉這樣的人呢?

 所以只這一句脂批就打破了《紅樓夢》是曹雪芹自傳,脂硯齋是曹雪芹重要親屬的說法。

 脂批後面又強調不只是現實中沒見過寶玉這樣的人,而且在古今小說裡也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在暗示我們讀者,寶玉所隱射的對象,並不是我們常理以為的是某個人物,而是把作者的故國擬人化,寶玉隱射的是大明。

 書中最精妙的地方就是這些難以想象的擬人之後的“寶玉”,黛玉,說出一些令讀者囫圇不解的話來,這比書中的詩詞、雅迷、酒令奇衣、奇食、奇玩、等類更為精妙的所在。

 也就是我所說的:讓國家變成一個人在書中說一些他們才會說的話,才是《紅樓夢》中最精妙的地方,甚至超過讀者所研究的那些詩詞、雅迷等令人陶醉其中的寫作手法。

 又問:“名字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