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人族出,女媧聖人
“女媧拜見老師。”
鴻鈞點了點頭,笑容滿面道:
“善。且隨吾同入混沌矣。”
女媧並沒有反駁,自從登上聖人果位,她心中便有所預料,天道之下,一切皆不可脫其目也。
漫天紫氣化作車輦,搭乘著女媧飛入混沌之中,所過之處,天地間紫氣瀰漫,貴不可言。
祈看向一旁的伏羲,開口笑道:
“恭喜,作為聖人的兄長,往後的洪荒之中,想必再無阻礙。”
伏羲亦是笑道:
“同喜同喜,你我相識如此之久,今日終覺得洪荒大地無所阻礙矣。”
帝俊太一在一旁無語,隨即四人齊身大笑。
天庭的氣運,也隨著女媧成為聖人,開始沸騰膨脹起來,洪荒之中,眾生運如同道道洪流,不斷湧入其中。
太一感受到了東皇鐘的悸動,開口笑道:
“今日洪荒之中聖人歸位,此乃洪荒之喜,亦是天庭之喜,當為此賀也。”
說罷,太一將手中的東皇鍾拋出,一道神力擊打而下,嗡鳴的鐘聲頓時環繞在洪荒大地之上。
一切魑魅魍魎,鬼域心計,皆隨鐘聲消散於風中,聽聞之人,心中皆是一震,彷彿明白了洪荒變矣。
直至一個元會,女媧這才返回天庭之中,迴歸媧皇宮之內,在歸來的第一時間,便傳信給了祈同帝俊太一伏羲他們。
祈與帝俊、伏羲、太一相視一笑,望著高位之上的女媧,共同開口言道:
“我等參見女媧聖人!”
女媧聞言一愣,失神片刻之後恍然笑道:
“即見聖人,為何不拜?”
祈等人頓時驚詫不已,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的看向女媧,只見女媧眼中滿是笑意的道:
“怎麼?聖人作為天下最尊之人,當不得你們拜見?”
祈等人面面相覷,頗為無奈的躬身行禮道:
“我等拜見聖人。”
女媧這才揮手將眾人抬起,忽然正色道:
“你我之間,還是莫要行這些虛禮,無數元會的情誼,又豈是一會因身份而改變。”
“還是迴歸正題的好,我此番返回洪荒,也正是為此事而來。”
祈等人也不再玩鬧,接坐於座位之上,祈開口詢問道:
“如今你成就聖人之位,洪荒之中與天庭而言,應當再無難事才對,作為聖人,怎還有需要你勞心之事?”
女媧面色平靜,只是語氣之中卻添了一絲無奈,只見其開口言道:
“據鴻鈞道祖所言,聖人不可干涉洪荒之事,至少此次大劫之內,聖人皆不可出手干涉。”
“言如今洪荒天地未穩,尚未達到可以承載混元道果的力量,其雖然身合天道,卻意不可輕易插手其中也。”
“我此番歸來,不日之後便會返回混沌之中,開闢媧皇天,屆時洪荒眾生皆克前來觀道。”
“而往後,我也將會久居於媧皇天之中,無事不可輕易進入洪荒之中。”
“不然每次進入洪荒,都會給洪荒世界帶來極大的壓力,於洪荒無益。”
祈臉色頓時沉重了些,聖人的力量不能長久存於洪荒,這無疑是對天庭的不利。
若是未來的大劫之中,少了女媧與鯤鵬,那無疑是減少了天庭的兩個頂尖戰力。
面對戰爭潛力十足的巫族,於天庭而言,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伏羲更是開口問道:
“若是如此,那他日大劫降臨之時,聖人皆不能出手嗎?還是說混元境界的力量皆不能出現?”
女媧搖了搖頭,開口解釋道:
“聖人應當是不能出手,至少老師與我言明過,至於混元境界的力量,那這我並不知曉。”
“大劫會因為洪荒中蘊含的力量不同,其規模也會逐漸擴大,似兇獸大劫,混元道僅有幾人。”
“龍鳳麒麟三族大劫的時候,恰逢仙魔之爭,混元道的數量雖然依舊不多,但其烈度已經無限接近聖人。”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洪荒中蘊含的力量更是在這段時間之內,如同井噴一般瘋狂的膨脹。”
“光是天庭之中,準聖和混元道相加起來,便不下三十之數,若是範圍擴大到整個洪荒,又豈止百人。”
“一旦爆發大劫,其所帶來的影響和力度,必然是前所未有的慘烈,至少在我看來,能夠堪比聖人的力量,是必然會出現的。”
“不然以此時的洪荒,就算將所有的大陸都打崩潰,地脈全部斷絕,大劫也不可能結束。”
“必須會有更高出一個層次的力量出現,才能夠將此時的洪荒因果迅速清盡,將大劫終止。”
“在聖人不能出手的情況下,我想天庭的未來便應在星空之中,至於另外一個主角如何,我猜不到。”
祈等人都點了點頭,星空中的陣法,必然會是天庭的囊中之物,也只有天庭有這個能力去駕馭它。
可是巫族對抗天庭的力量來源於何處,祈想不到,但皆猜測必定源於盤古大神之處,只是不知對方會如何竊取這股力量罷了。
畢竟以諸神對巫族的瞭解,其上線必然早已固定,或許會無限接近於混元無極羅天尊神,但不可得道也。
向血脈之中尋求力量,追逐法則,那其上線也必然不可能超越血脈的源頭,跨過法則的界限。
一道之主為混元,巫族驅使法則之力,卻並非容於法則之中,如此又豈能得道?
至於借取盤古大神之力,祈等人卻是不得不防,巫術不同於道法神通,二者之間也少有相通之處,祈等人實在難以揣測。
太一想了想,隨即開口言道:
“或許未必真就應在星空之中,那虛無縹緲的大陣之上,至少就我而言,女媧你帶給我的威脅雖然大,但卻並非令我心生不可匹敵之感。”
“我不知曉你如今的力量究竟如何,但我覺得,你似乎,殺不了我,或者說是短期之內殺不了我。”
女媧眼神之中閃過震驚之色,祈和帝俊伏羲也因此側目,祈頗為不可思議的看著太一,開口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