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糖漬枇杷
“子騰兄還是客氣了。”許黟笑了笑,拿過他手中的竹紙一瞧,發現與他用的普通竹紙區別很大,紙張細膩光滑,柔韌,聞著有淡淡清香。
他好奇:“這竹紙?”
邢嶽森眨眨眼,說道:“我一叔去臨安城做買賣,順路去那富陽給我帶來的,說是好生名貴,一刀便要一兩銀子。”
邢一叔給他帶回來三刀紙,他一刀贈予師長,一刀留著自用,還有一刀就帶過來到許黟這邊。
許黟震驚,這竹紙好貴啊。
都說讀書費錢,可不是說說而已。
束脩在讀書的開銷中佔比是很低的,買書本、文集、註解等,還有練字用的筆墨紙硯,才是長久開銷。
而在宋朝,因為印刷術的發達,書本的價格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價,不少百姓人家是買得起書了,可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其他的消費。
更多的人家是送孩子去讀兩年書認認字,好能找到一份體面不那麼累人辛苦的差事。
許黟想到那幾個小孩,期待著去讀兩年書後,就去主家討一份體面的下人差事……
“黟哥兒,老師給我出了一道題,我一個人做著沒意思,你來陪我可好?”這時,邢嶽森鋪開竹紙,笑著問。
許黟:“……”
不是,我都棄文學醫了。
他無奈地捏了捏眉心,對邢嶽森說道:“子騰兄,我還是看醫書吧。”
邢嶽森聽到這話,瞧了瞧屋子的陳設,只看到書桌上面放著的書籍,都是四書五經,還有一些經貼註解,哪裡來的醫書?
哦,想起來了,是有一本,他之前在祖父庫房裡翻出來的,特意拿來送給許黟。
突然,他想到一個問題,許家沒有醫書,許黟是去哪裡學醫的?
邢嶽森心有疑惑,就問許黟,想知道答案。
許黟眉心一跳,想了想才說:“原先有所求便去書館借的醫書,還有以前在家伺候家父家母,問大夫的,他們那兒就有不少醫書。”
“你要看嗎?”說完,他就假裝問。
邢嶽森搖了搖頭,笑說:“我光看這題就已頭暈,怎麼還讓我讀醫書了。還是黟哥兒厲害,藥理醫理可不是誰看了便會的。”
這事一打岔,許黟便知道自己不能空說樣子。
待到邢嶽森帶著做出來的文章滿意離開,許黟也出了一趟門,買了好些紙回來。
他坐到桌案上,開始研墨,一邊思忖著從哪裡落筆。
許黟的記憶力不錯,當年為了學好中醫,他家讓他先把要學的醫書背誦下來,幾十本醫書,上百萬字,全部背下來,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一些被他盤得包漿的,那還是能寫一寫的。
譬如《諸病源候論》、《黃帝明堂灸經》《素問》、《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等,這些醫書,單獨一本拿出來都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
況且多數在宋朝之前就有的名書,許黟將它們抄錄下來,也能說出出處。
還有一些宋朝之後,明清出身的大家所著的醫書,就不太適合擺在明面上。
但他怕時間太久,將這些都給忘了。便打算以後,也一點點地補齊。
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吧。許黟著墨書寫,花了半天時間,把《傷寒雜病論》中十卷之一寫出來。
全篇有八萬多字,以許黟的速度,每天拿出兩個時辰用來抄錄,也要半個多月的時間。
十天之後,糖漬枇杷可以開蓋吃了。
三十多斤的枇杷,去皮去核,糖漬過後就只剩三分之一多。用乾淨的勺子舀出來放到碗裡,還沒吃呢,就先聞到一股清甜的果香味。
許黟用筷子夾了一塊吃進嘴裡,口感軟甜,好似黃桃罐頭,但味道不一樣,沒有黃桃罐頭濃郁的香味,反而吃著清涼可口,依舊有潤喉清肺的作用。
他很驚訝,連忙去到院子裡,摘了一把薄荷回來。
這薄荷是他從山腳下看到的,便挖回來種在院子裡,沒想到種活了。
薄荷能清利頭目、疏肝行氣、利咽等諸多功效,還可以用它來治風熱感冒,咳嗽,化痰……它有個土名叫“銀丹草”,有的百姓會拿它來當野菜吃。[注1]
當菜吃的話,可以拿來煮薄荷粥,炒薄荷飯。三月三時,有的地方民俗會用薄荷、九層塔、雞屎藤等剁碎炒飯,做出來的炒飯味香營養價值高,屬於藥膳之一。
許黟不做炒飯,他做的不好吃,他拿薄荷泡茶。
加入金銀花、白菊,再有少許鹽巴,喝著能神清氣爽、解毒敗火。[注2]
最近他夜夜挑燈抄錄醫書,睡得比之前的都要晚,他就連著三天摘薄荷泡茶,加上白菊,還能起到清目作用,一舉兩得。
摘回來的薄荷用清水洗淨,再拿開水燙過,放進到盛著冰水的碗裡,加入一勺糖漬枇杷。
沒一會,許黟獨創出一道香飲子。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打算去請幾個相熟的人過來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