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孟伯仲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未經強化的器具就是易損品

“我將使用一毫克的研磨後燒結骨粉——實際上這個量有點太多了——加上一璇璣法力,對其強化。”主管打開廣口瓶,在電子天平上用藥匙稱量,用法力託著,將被他稱為“研磨後燒結骨粉”的白色顆粒附上螺絲刀,運轉法力強化。

用於強化的法力消失殆盡,附著在螺絲刀上的骨粉還殘留些許,被研究主管用法力輕輕帶起,送到一旁的空置廣口瓶內。

別問為什麼不是原來那個廣口瓶,使用過的藥品不能原樣放回,這是做實驗的常識。

當然,如果有些單位財大氣粗,不擔心此類操作會汙染藥品,乃至導致之後的系列實驗產生不可逆的失敗,喜歡把使用過的藥品原路放回也不是不行。

錘頭再次下降,砸在螺絲刀表面。移開錘頭,顯微鏡拍照,將實驗組的前後缺口大小與空白組做對比。

“請看,這組實驗的控制變量雖然很簡單,不過也能看出,使用研磨後燒結骨粉強化的螺絲刀,硬度較正常強化的螺絲刀改善顯著。”研究主管將兩組圖片和簡單處理過的數據擺在一起,很直觀的是,從同樣高度下落的錘頭,造成缺口最小的便是用骨粉強化的螺絲刀。

“這樣控制的變量好像還不是很夠。”李儉認可數據本身,不過對這組實驗,他有自己的看法。

請主管將骨粉強化的螺絲刀從夾具上取下,李儉將兩把螺絲刀握在手中,輕輕掂量。

重量上沒什麼感覺。這是廢話,剛才用的骨粉都只有一毫克,如果一毫克骨粉拿來強化螺絲刀,能讓它的總質量增幅出人手都能顯著感知的差距,那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法力在強化螺絲刀的時候以某種方式以能量變作質量,另一種則是李儉對受力的感知已經離譜到,一毫克物質受到地球引力產生的作用,在螺絲刀上都能清楚辨別。

李儉沒這本事,即使現在是築基期修仙者,單兵戰鬥力是公認最強,他也沒有這本事。

“應該再設立其他對照組,用一般的材料嘗試配合強化……不過既然今天是讓我來看成果的,就是說,你們已經把相關實驗都做完了。”一手一把螺絲刀的李儉看起來有點怪,不過只要他把自己想象成手持雙刃的戰士,這種感覺就會小很多……才怪,感覺更中二了。

“是的,除了那些特殊材料,常規結構材料在高溫燒結研磨工藝後,運用到器具強化,效果都比這種骨粉更差。”研究主管說的是常規結構材料,主要是鋼鐵。

在華夏,冶鐵術萌芽一般認為在商代到春秋時期,最晚不過春秋。而鐵器開始全面替代舊有金屬材料的地位,則在漢代起步。直到工業革命,大規模冶鐵鍊鋼工廠的興起,尤其以各種運輸工具的改良為特徵,鋼鐵作為結構材料的佼佼者,一直到現代都未動搖其地位。

對材料歷史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鐵,以及被稱為鋼的鐵碳合金,它們共同組成了讓近代材料學和現代材料學誕生的實踐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