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劍書生 作品

第六十五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

 “老臣不得不放權給下面的人,只要能加快中都的建設,讓上位與朝廷早點搬過去,苦一苦百姓,罵名老臣來擔,老臣也萬死不辭啊!”

 李善長打起了苦情牌,哭得稀里嘩啦。

 朱元璋怒極反笑,指著李善長怒斥道:“咱讓你修建好中都,你們就打著咱的名號,盤剝百姓,魚肉鳳陽?你們做著各種惡事,銀子裝進了你們的口袋,然後這黑鍋讓咱背?你真是打得好算盤!”

 說著,他更是隨手拿起一賬目,道:“若不是咱派人親自去暗訪,你們還要瞞著咱到什麼時候?咱告訴你們,鳳陽咱不去了!咱不遷都,中都的工程,全部停下來!”

 李善長正在哭,聽聞朱元璋這話,這老小子連哭都顧不上了。

 他大驚失色,中都建造了數年,耗費人力財力無數,如今快要建好了,怎麼能停下?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如果不遷都了,那淮西兄弟們要怎麼辦?他們在鳳陽囤積了大量的田產、房屋等,就等著遷都過去,他們的財富會翻倍地上漲。

 且淮西勳貴從修建中都的事裡賺得盆滿缽滿,若建造終止,遷都取消,如何平賬?

 遷都這事關乎著淮西兄弟們的富貴,也關乎著淮西兄弟們的前程與生死!

 李善長連忙喊道:“中都工地的事情是臣失察失職!上位您下旨治我的罪,老臣願意領罪受死,但遷都一事事關大明的江山,事關國本,上位不可不遷都啊!”

 朱元璋背過身去,李善長仍不肯罷休,繼續聲稱遷都鳳陽,才能國泰民安,他李善長願意一死!

 李善長說得好聽,實則朱元璋現在不可能真殺他。

 論功績,論資歷,李善長從至正十四年投奔朱元璋後,凡是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大多出自李善長之手。

 洪武元年,朱元璋於紫金山祭天登基,李善長受封太子太師。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

 韓國公的封號,亦是諸公之首!

 這樣的功臣,還是淮西勳貴的領袖人物,朱元璋根本不可能就憑著一封聖旨賜死。

 李善長耍起了無賴,朱元璋一時間竟沒了主意。

 憶往昔崢嶸歲月,李善長投奔朱元璋的時候,仍在壯年,轉眼天下平定,李善長鬚發皆白垂垂老矣。

 看著老淚縱橫的李善長,朱元璋一聲嘆息,他揮揮手,說道:“你回府去吧,在家好好反省反省!”

 李善長還想對遷都一事勸說朱元璋,朱標當即站了出來,他攙扶著李善長起身道:“韓國公,父皇國事繁雜且有得忙,韓國公快快回家去吧。”

 皇太子親自攙扶勸說,李善長還能說什麼?唯有謝恩離開了武英殿。

 李善長忘記了自己一路上是怎麼回到家的。

 偌大的應天城暗流湧動,朱元璋沒說會怎麼處理這事,李善長也從這天起,沒離開過府邸。

 三日後,應天城外。

 一隊車馬從官道上慢悠悠地行來,這隊人馬約百人,中間還押著兩輛囚車。

 楊帆一襲青衣,騎著高頭大馬遠眺,見應天城巍然屹立,不由得感慨:“登臨送目,正值應天晚秋,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路而入殘陽裡,背西風,人間坦途!”

 俞通源笑道:“小楊大人好文采,好興致!這次你立了大功,陛下定會重重賞賜予你!”

 楊帆與俞通源一起,從洪澤湖押送張壽祖和明教教主明德來應天。

 出發前,俞通源花了兩天時間,處理叛軍俘虜等問題,待一切結束才啟程。

 一路上,俞通源和楊帆熟識了不少。

 俞通源發現楊帆這人雖執拗,但文采飛揚武力奇高無比,當文官純粹浪費天賦。

 他兩次勸說楊帆入巢湖水師,用不了兩年,楊帆定能成為巢湖水師的頂樑柱。


 楊帆婉言謝絕。

 別說他對進入軍伍沒興趣,就算要進入行伍之列,巢湖水師也不是一個好選擇。

 大明未來的戰事在邊關,且主要集中在北方,水師派不上多大用場,除非洪武皇帝朱元璋要下西洋,楊帆願意去闖一闖。

 楊帆也發現了俞通源身上的閃光點,這老小子喜歡明哲保身,狡猾如狐。

 不過俞通源有真本事,水戰、陸戰皆有心得,那是從戰火中錘鍊出來的寶貴經驗。

 楊帆一行人在天黑之前抵達了應天城,為表示對二人擒住雙賊,獻俘應天的重視,朱元璋親自接見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