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政改革
應天,武英殿。
進入十一月之後,應天的天氣越發冷了,武英殿裡放了幾個火盆,驅散了寒氣。
洪武皇帝朱元璋命人擺了桌椅,找來沐英、李文忠,還有皇太子朱標一起議事,說是議事,其性質就跟自家人閉門閒聊差不多。
沐英自西北征戰過來,一直留在京城休養,結果趕上了順天府白蓮教之亂的消息傳回京城。
這些天,應天城各種消息滿天飛,都是討論此事的。
朱元璋扒拉著炭火,輕聲說道:“都看看吧,北邊傳回的消息,參與白蓮教的都是什麼人,膽子有多大。”
大明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手裡拿著奏疏,越看越是心驚,最後說道:“陛下,這白蓮教的賊首班生,居然能匯聚起五千餘教眾同時行動,令人觸目驚心啊。”
朱元璋輕哼了一聲,道:“哼,白蓮教連天德都敢截殺,還差一點就成功了,咱聽聞消息的時候,都嚇了一跳。”
徐達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有徐達在,北邊的邊防就不用朱元璋操心,若徐達真折損在了小孤山,朱元璋得心疼死。
朱標眉頭緊鎖,道:“父皇,這些跟隨班生的教眾,絕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其中甚至還有……”
朱元璋冷著臉,說道:“其中甚至還有不少軍戶,這是最讓咱生氣的地方!”
軍戶是出大明官軍的根基,而今這根基裡面都出了白蓮教眾,等於動了大明的根,他的聲音充滿了寒意,道:“凡是參與本次叛亂者,皆斬首滅家,嚴懲不貸!”
朱元璋的本意是夷三族,可順天府那邊的人口本來就少,徐達每天都忙著遷移百姓屯田,所以朱皇帝大發慈悲,沒有夷三族。
朱標翻閱著一本奏疏,抬起頭對朱元璋說道:“父皇,楊先生的這封奏疏,您可看了?”
從順天府送來的文書、奏疏可不少,都堆積在桌子上,草草算下來有二十幾份。
朱元璋瞥了那奏疏一眼,道:“看了,咱今天找你們來,就是為了這件事。”
沐英今年三十有三,生得孔武有力濃眉大眼,他這人一向是沉默寡言,聽朱元璋這般說,沐英難得開口,湊到了朱標身邊去看那封奏疏。
這一看,沐英吃了一驚,因為楊帆在這封奏疏裡面,竟然請朱元璋對現有的軍戶制度,做出變革!
朱元璋道:“楊帆那小子說,軍戶制度讓軍戶生活困苦,導致許多軍戶逃走,更有人哪怕加入白蓮教,也不想繼續當軍戶。”
頓了頓,朱元璋繼續說道:“這次參與白蓮教之亂的叛軍,能多點開花,威脅到天德,也是因為其中有不少軍戶的參與,說說吧,你們怎麼看的。”
李文忠與沐英都看向朱標,想要朱標先表一個態。
朱標沉吟了片刻,說道:“父皇,兒臣覺得楊先生說得有道理,奏疏之中,楊先生說得很明白,軍戶要承擔的實在太多了,且軍戶乃是世襲,延綿不絕,各地已經有出現‘見軍戶而不嫁娶’的情況。”
說著,朱標流露出悲憫之色,道:“在洪武元年的時候,就有軍戶逃籍的情況,這些年只怕更加嚴重,所以楊先生說要變革,兒臣認為是對的。”
朱元璋擺弄著手裡的火鉗,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只要是那小子說的提議,咱就沒見你說不對的。”
朱標唯有苦笑,楊帆提出的建議,都是利國利民,朱標怎麼反對?
曹國公李文忠見朱標說完,才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道:“陛下,臣覺得楊大人這奏疏寫得雖然不恭敬,但有可取之處,尤其是設立審查軍務,監督軍官,防止軍官剋扣普通士卒糧餉的制度。”
李文忠輕聲說道:“其實軍官剋扣士卒糧餉,在各個軍中都有,不過有的是情況嚴重,有的是情況較輕罷了,臣統兵的時候也嘗試杜絕這種情況,但屢禁不止。”
一個現象的產生,背後往往有利益的驅使,而剋扣士卒糧餉便是細水長流的利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