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劍書生 作品

第兩百二十七章 吏轉官

 在大明,官與吏有著嚴格區分。

 官員,通常指的是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功名並被朝廷正式任命的人,而吏員乃是衙門裡面辦事的人。

 大明如今的吏員選拔主要就僉充、罰充以及高納三種方式,其中以僉充為主流,簡單來說,就是由官府出面挑選符合條件的農家子弟等特殊的戶籍人員充任。

 罰充則是因為各種原因被懲罰成為吏員的人,這種人相對較少,而且他們本身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識文斷字不成問題,否則也不會被懲罰為吏員。

 至於告納實際上是一種買官的行徑,家境殷實的百姓可以通過繳納費用,購買吏員的身份。

 這些吏員便構成了而今大明衙門裡面,最為中堅的基層辦事力量,然而他們雖然參與到了政務之中,但地位低,更不能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功名,沒有任何的上升空間。

 官員與吏員的區分,使得官、吏之間,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鴻溝。

 “吏轉官,你可知道這個政策一出,恐怕全天下所有的官員都要反對!”朱元璋神情嚴肅的說道。

 “我自然知道,然則如今各衙門辦事的其實大多數都是吏,那些官員頂多算是發號施令罷了。”

 楊帆輕聲說道:“當初臣前往泉州府任職,就曾見過一個老吏員,差事辦得漂亮利落,卻一直在吏員的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從前元一直做到了我大明朝,年過半百還是一吏員,這種情況在我大明之內太常見了。”

 朱元璋眉頭微皺,說道:“如今朝中與各地官員裡面,有許多人都是從小吏做上來的,他們能從小吏脫穎而出,卻不會再願意看到別人如此,你所說的‘吏轉官’之法,若當真施行,阻力不小啊。”

 郭桓案的全國徹查還在進行,人心惶惶,朱元璋可不願意再多起波瀾。

 楊帆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大明已經開國二十有一年了,明初的時候,國家百廢待興,官吏的數量不足,有很多的吏員能力出眾得到了主官的賞識,因此被提拔為官員,這並不奇怪。”

 “就拿遼東來說,過去這些年為了發展遼東,有不少吏員都因為辦事辦得好被提拔為官員,但是,現在吏員升遷的渠道在逐漸收窄,我大明又規定吏員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這就等於斷了吏員升遷的源頭,如此,吏員豈不是永無出頭之日?當他們沒有了念想後,就只能拼命去撈錢,故臣認為,應通過考核、選拔,挑選優秀的吏員晉升為官員!”

 朱元璋思忖了片刻,說道:“你這想法倒是不錯,那你來給咱具體說一說怎麼一個考核、選拔?”

 楊帆不急不緩地給朱皇帝講述起來。

 吏轉官,在於給吏員一個希望,讓他們有個盼頭,不然這些胥吏就只會去拼命撈錢,反正也沒法升,不撈錢幹啥。

 故而,吏員在任職期間需要接受定期的考核,考核的內容又包括:刑名、行移、寫字等基本的技能。

 唯有考核合格,且表現優異的官員,方有機會獲得升遷。

 其次,吏員需要在職一定年限,如五年、九年之後才可以通過考試轉為官員。

 楊帆輕聲說道:“規定年限與考試,一來磨鍊吏員的能力,二來也是防止未來世家大族,通過此法插手吏員晉升官員。”

 最終,滿足了任職期滿、考核合格的吏員,就可以晉升,成為官員。

 朱元璋一對虎目之中閃過一抹精光,臉上有了笑容,道:“若按照你的‘吏轉官’之法,倒是給了天下吏員一個出路。

 不過可惜,此法雖好,但當前的局勢不宜立刻推廣,待風波平息之後咱自會在朝堂上商議,楊帆,咱今日找你來,其實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與你說。”

 楊帆面色一正,說道:“陛下請講,臣洗耳恭聽!”

 朱元璋微微頷首,道:“天下群情激奮,贓糧追回來的越多,處罰的人越多,恨你的人就越多,彈劾的奏疏每日都不少於百封啊。”

 楊帆並不奇怪,歷史上郭桓案就是如此。

 牽扯的人太多,利益又廣,天下人的憤怒需要一個宣洩口,本來這個宣洩口應該是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