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劍書生 作品

第兩百二十八章 勳貴變白衣

 朱元璋將計劃都講述了一遍,馬皇后才逐漸放心,然後站起身就往外走,朱元璋道:“妹子?你這咋又走了?還生咱的氣?”

 馬皇后頭也不回,有些哽咽地說道:“他立了功卻遭了難,心裡能好受?你不管我得管!”

 馬皇后說將楊帆當成了親兒子一樣,還真沒說假話。

 也正是因為馬皇后的關愛,楊帆對大明,對朱明皇室始終抱有極大的好感,甚至連放棄爵位官職,也沒有多在意,朱元璋在,朱標在,楊帆的復起不過是時間問題,畢竟,他還年輕。


 楊帆被褫奪爵位後,便安心在應天住下。

 應天好,沒有遼東的苦寒,五六月正是做好的時節,可惜雨水有些多。

 楊帆在毛驤的陪同下四處選院子,他以前的院子還在,不過那院落太小,選來選去看重了一三進三出的宅子,便花錢買下來,找專門的人修繕。

 忙完這些,在一個雨後黃昏楊帆入宮,求見朱元璋。

 皇宮,武英殿。

 朱元璋聽到楊帆來求見的時候有些驚訝,不過,還是讓雲奇親自去接楊帆。

 不多時楊帆入了武英殿,向朱元璋行禮,道:“草民楊帆,參見陛下!”

 朱元璋瞥了楊帆一眼,輕哼一聲道:“身上沒了爵位沒了官職,你還是咱的女婿,一家人私下裡,不用那般恭敬。”

 楊帆聞言抬起頭,笑了笑:“父皇說得是,今日兒臣來,乃是因為忽然想到有兩樣寶物還未進獻給父皇。”

 朱元璋微微一怔,說道:“莫不是遼東軍器局又有了新玩意兒?送來了?”

 大明的各軍器局裡面,遼東的軍器局絕對是首屈一指,作為大明最先且最徹底革新了匠籍法令的地方,遼東的工匠積極性被徹底激發出來,手工業的發展速度飛快,軍器局的工匠發明熱情也是最高的。

 楊帆搖了搖頭,對雲奇招招手:“前些日子有三位泉州府的商人來應天找到了兒臣,獻上從海外一大洲尋來的寶物,此兩件寶物,可以讓大明的千百萬百姓解決飽腹之憂。”

 朱元璋聞言一驚,看著雲奇抱著的小錦盒,有些不相信道:“何物那般神奇?就靠著錦盒裡面的東西?”

 楊帆點了點頭,隨手打開錦盒,取出裡面的土豆與玉米,道:“這兩種作物為土豆、玉米,乃是那三個商人派出十三隻船從海外一大洲帶回來的,此物雖然不是金銀,卻勝似金銀千倍、萬倍!”

 楊帆將土豆與玉米的習性講述了一遍,聽得朱元璋神采奕奕。

 身為大明的君王,朱元璋太清楚這兩種神奇的作物,會對大明產生何種衝擊,他愛不釋手地捧起土豆與玉米,問道:“這兩種作物,有多少種子?咱要將土豆與玉米推廣到大明各處!”

 楊帆咳嗽一聲,說道:“種子的數量不多,臣本來想要回遼東務農,培育兩種作物,只要有兩年時間,就會得到足夠的種子,到時候,臣會源源不斷地將種子送往京師,再經由京師擴散到全大明!”

 說著,他很是興奮地道:“陛下,有了這兩種作物,即便是永安都司也能迅速產生糧食,那些屯田的百姓就有東西吃了,他們就能長久紮根在永安都司,將來,我漢人將在那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土地與玉米解決了糧食,也就間接解決了人口快速增長的一個大問題。

 土豆在歷史上,有零星的記載,乃是大明的正德年間才傳入華夏,由於楊帆的出現,這傳入時間提前了一百多年。

 這個道理朱元璋當然明白,永安都司和遼東都司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糧食產量不高,而今土豆與玉米出現,讓百姓迅速增加成為可能。

 未來再搭配移民屯田,遼東與永安都司的發展,將呈現了不得的井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