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見龍?
朱標在一旁輕聲勸說,道:“李大人快快請起,北平一事有燕王親自驗證,豈能有假?李大人就不要固執了……”
然而無論朱標怎麼勸說,李靖都不肯起身,更是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嚎叫道:“老臣不起來!陛下,遷都一事萬萬不可,請陛下三思,請殿下三思啊!”
李靖身為欽天監監正,在天文曆法風水玄學上是大家,因此他的話能影響不少人,也能被有心之人當成一面旗幟,反對朱元璋遷都。
東閣大學士吳沉走出來,向朱元璋說道:“陛下,李大人在欽天監多年,遷都一事,事關國運,臣覺得應該再商議商議。”
都察院御史丁廷亦站出來,表示贊同道:“陛下,臣也覺得遷都之事不應草率決定,李大人一心為國,絕不會做對大明有害的事情。”
有人反對遷都,自然有人贊同。
“丁大人,天降祥瑞,難道就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北平現祥瑞,那是上天給的旨意,若不遷都,上天發怒怎麼辦?”
“此言有理,北平城那麼多人,還有燕王殿下親自查驗,肯定是祥瑞不是假的,請陛下遷都!”
“一派胡言!遷都會動我大明的龍脈,動了龍脈國運動盪,你們能負責麼?”
“遷都就會動國運?笑話,陛下秉承天命,驅逐韃虜,光復中華,陛下做的決定就是天命!”
……
朝堂上吵成了一團,朱元璋望著誰都說服不了誰的局面,看了楊帆一眼,卻見楊帆眼觀鼻,鼻觀心,在那兒待得老老實實。
見狀,朱元璋也知道,雖然群臣裡面已經有不少人願意遷都,但剩餘的頑固派可沒那麼容易妥協。
早朝散後,朱元璋將楊帆單獨留下,二人一起漫步於宮中。
“你的法子取巧,朝廷的大臣裡面有三成左右已經意動,應天的百姓也都在議論北平的祥瑞,不過,剩下的大臣你準備怎麼對付?”
朱元璋今日的心情不錯,遷都的事情終於有了進展。
楊帆含笑說道:“剩下的七成反對陛下遷都的大臣裡面,真正相信李靖那一套的沒幾個,他們不過是不想離開應天,舍不開多年來在應天的基業罷了。”
頓了頓,楊帆一針見血地指出關鍵:“故只要說服李大人,讓他改口,那群大臣沒有了李大人這面旗幟,自然無法反對陛下您的遷都之策,現在,陛下應該想一想,派哪位大人去督造北平城與皇宮了。”
朱元璋聞言啞然失笑,說道:“你有主意說服李靖?咱與李靖相識快二十年了,他的脾氣比石頭都硬,你想說服他,難啊。”
楊帆一臉成竹在胸的模樣,說道:“陛下,臣說過十日之內一定能解決此事,就一定能解決,請陛下靜候佳音。”
朱元璋雖猜不到楊帆又有什麼鬼主意,不過還是放下心來道:“你放手去做,只要能促成遷都,一切的責任咱給你兜著。”
兩日後,李府。
李府位於應天西城一處僻靜之地,李靖家學淵源,父親、祖父都是研究天文曆法的,到了李靖這一輩,坐到了欽天監監正的位子上。
欽天監就是一個清水衙門,與世無爭,朱元璋開國後欽天監下轄天文、漏刻、大統歷、回回曆四科。
平日裡,欽天監的主要職責就是觀察天象,從日月星辰的運行變化,到各種奇異天象的記錄分析。
除了觀察天象外,推算節氣、制定曆法、占卜吉凶,都是欽天監的職責。
李靖是欽天監的監正,而欽天監的副監,乃是他的長子李乾,家學淵源,子承父業。
日落黃昏,天卻陰沉沉的,李靖躺在搖椅上,望著昏暗的天空,長吁短嘆。
而這嘆息聲被剛好走來送書卷的李乾聽到了,李乾輕聲道:“父親還在為遷都的事情憂心?您不是說朝中大人多半反對,遷都不會成功麼?”
李靖一聲嘆息,道:“你呀,天真,遷都北平是誰提出來的你不知道?有他在,指不定還會搞出什麼手段來。”
李乾微微一怔,旋即反應了過來道:“您是說楊指揮使?可天降祥瑞於北平與楊指揮使能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