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劍書生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六章 洪武二十六年
長春夜宴,賓主盡歡,來到長春的九部首領皆得到了滿意的答覆,滿心歡喜,唯獨葉赫部首領孔革,眉頭不展。
與孔革關係交好的朱古禮、多隆,見孔革悶悶不樂,宴席散去後便尋到他。
朱古禮喝得紅光滿面,道:“今日是締結議和書的好日子,孔革首領怎麼不見笑意?莫非是喝得不盡興?走!我等再去喝一杯!”
孔革勉強一笑,說道:“好酒好菜焉能不盡興?只是我有心事,再好的酒菜也覺得沒有滋味。”
野人女真首領多隆一聽,對孔革說道:“孔革首領,我們三人曾經並肩作戰,若是你不介意不妨將心事說出來,怎麼樣?”
九部聯軍進攻薩理彥,多隆、孔革、朱古禮,三人是最堅定的主戰派。
孔革猶豫片刻,說道:“薩理彥狼子野心,睚眥必報,此次卻在楊大人面前做小伏低,極盡阿諛奉承之事,我擔心他所圖甚大。”
孔革從未相信過薩理彥,更不相信薩理彥會拋去野心。
朱古禮聞言哈哈大笑,寬慰道:“孔革首領,薩理彥在楊總兵面前服軟有什麼奇怪的?各部首領有人敢跟楊總兵對著幹的麼?你想多了。”
多隆思量了片刻,說道:“孔革首領,我明白你的擔憂,但是薩理彥逃不出楊大人的掌控,此次議和書一簽署,薩理彥還敢撕毀議和書不成?”
他拉著孔革,繼續道:“只要楊總兵一日還是遼東的主事人,他薩理彥就翻不了天,你就不要再為此事憂心了。”
盛情難卻,孔革被二人拉著又去飲酒,這一夜,孔革喝得酩酊大醉。
隨著長春議和書的簽訂,永安都司內的各部落進入了難得的平靜期。
薩理彥偃旗息鼓不再擴張,以九部為首的聯盟也正式宣告解散,迴歸平靜。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遼東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在遼東落地,將遼東的軍政大權正式分割開來。
遼東承宣布政使司第一任左布政使為楊帆,右布政使為劉伯溫。
不過劉伯溫年事已高,又有疾病在身,所以他這個職位相當於虛職。
左右布政使皆為從二品大員,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
左參政劉璉、右參政夏時敏,官職為從三品。
夏時敏的身體康復後,又重新被楊帆提拔任用,多年來夏時敏矜矜業業,早就成為楊帆的心腹之一。
左參議夏元吉、右參議解縉,從四品官職。
參議之下就是從六品經歷,由藍斌擔任,而從七品的都事由楊寓擔任。
都事之下的官職也基本是之前維持遼東運轉的大小官員。
遼東承宣布政使司成立,都指揮使司的人員結構並未有多大的調整。
楊帆依舊任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二人,分別是李景隆、瞿能,這兩人現在是大明年輕一輩之中的中堅力量,很得朱元璋的看重。
都指揮僉事四人,沈煉、王圖、紀綱、吳亞夫,不過紀綱很少參與軍中事務。
僉事不過是虛職方便他行事,紀綱主要負責主持遼東錦衣衛的各項事務。
都指揮使司經歷王倫、都事修遠,一個是從當前泉州跟隨楊帆至今的忠誠之士,一個是遼東本地勤勉之人。
而之前遼東都司的六科主事則集體派往永安都司,讓他們管理永安都司的諸事。
永安都司地域廣闊,但是人太少了,就和楊帆來之前的遼東一樣,正適合六科主事來行事。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
燕王朱棣與占城國的激戰終於停下,以占城國國王主動交出兇手,給予安南百姓賠償而平息。
燕王朱棣成功攻克了占城國一座雄關,並以明軍鎮守,佔據了對占城國的主動權,這讓安南北部的百姓歸心,對明軍的牴觸情緒大大消減。
說到底,明軍在燕王朱棣的統御下軍紀嚴明,還能保護安南百姓的安全與尊嚴。
普通百姓只想過些安生日子,至於安南是哪一國的領土,老百姓決定不了。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親自參與編纂的《大誥》昭告天下,威懾大明的貪官汙吏。
與孔革關係交好的朱古禮、多隆,見孔革悶悶不樂,宴席散去後便尋到他。
朱古禮喝得紅光滿面,道:“今日是締結議和書的好日子,孔革首領怎麼不見笑意?莫非是喝得不盡興?走!我等再去喝一杯!”
孔革勉強一笑,說道:“好酒好菜焉能不盡興?只是我有心事,再好的酒菜也覺得沒有滋味。”
野人女真首領多隆一聽,對孔革說道:“孔革首領,我們三人曾經並肩作戰,若是你不介意不妨將心事說出來,怎麼樣?”
九部聯軍進攻薩理彥,多隆、孔革、朱古禮,三人是最堅定的主戰派。
孔革猶豫片刻,說道:“薩理彥狼子野心,睚眥必報,此次卻在楊大人面前做小伏低,極盡阿諛奉承之事,我擔心他所圖甚大。”
孔革從未相信過薩理彥,更不相信薩理彥會拋去野心。
朱古禮聞言哈哈大笑,寬慰道:“孔革首領,薩理彥在楊總兵面前服軟有什麼奇怪的?各部首領有人敢跟楊總兵對著幹的麼?你想多了。”
多隆思量了片刻,說道:“孔革首領,我明白你的擔憂,但是薩理彥逃不出楊大人的掌控,此次議和書一簽署,薩理彥還敢撕毀議和書不成?”
他拉著孔革,繼續道:“只要楊總兵一日還是遼東的主事人,他薩理彥就翻不了天,你就不要再為此事憂心了。”
盛情難卻,孔革被二人拉著又去飲酒,這一夜,孔革喝得酩酊大醉。
隨著長春議和書的簽訂,永安都司內的各部落進入了難得的平靜期。
薩理彥偃旗息鼓不再擴張,以九部為首的聯盟也正式宣告解散,迴歸平靜。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遼東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在遼東落地,將遼東的軍政大權正式分割開來。
遼東承宣布政使司第一任左布政使為楊帆,右布政使為劉伯溫。
不過劉伯溫年事已高,又有疾病在身,所以他這個職位相當於虛職。
左右布政使皆為從二品大員,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
左參政劉璉、右參政夏時敏,官職為從三品。
夏時敏的身體康復後,又重新被楊帆提拔任用,多年來夏時敏矜矜業業,早就成為楊帆的心腹之一。
左參議夏元吉、右參議解縉,從四品官職。
參議之下就是從六品經歷,由藍斌擔任,而從七品的都事由楊寓擔任。
都事之下的官職也基本是之前維持遼東運轉的大小官員。
遼東承宣布政使司成立,都指揮使司的人員結構並未有多大的調整。
楊帆依舊任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二人,分別是李景隆、瞿能,這兩人現在是大明年輕一輩之中的中堅力量,很得朱元璋的看重。
都指揮僉事四人,沈煉、王圖、紀綱、吳亞夫,不過紀綱很少參與軍中事務。
僉事不過是虛職方便他行事,紀綱主要負責主持遼東錦衣衛的各項事務。
都指揮使司經歷王倫、都事修遠,一個是從當前泉州跟隨楊帆至今的忠誠之士,一個是遼東本地勤勉之人。
而之前遼東都司的六科主事則集體派往永安都司,讓他們管理永安都司的諸事。
永安都司地域廣闊,但是人太少了,就和楊帆來之前的遼東一樣,正適合六科主事來行事。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
燕王朱棣與占城國的激戰終於停下,以占城國國王主動交出兇手,給予安南百姓賠償而平息。
燕王朱棣成功攻克了占城國一座雄關,並以明軍鎮守,佔據了對占城國的主動權,這讓安南北部的百姓歸心,對明軍的牴觸情緒大大消減。
說到底,明軍在燕王朱棣的統御下軍紀嚴明,還能保護安南百姓的安全與尊嚴。
普通百姓只想過些安生日子,至於安南是哪一國的領土,老百姓決定不了。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親自參與編纂的《大誥》昭告天下,威懾大明的貪官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