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劍書生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敗再敗


 草原戰火紛飛,而大明現在的都城應天,卻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十一月初的應天寒意初顯,卻攔不住百姓夜裡出行的熱情。

 秦淮河畔,來往的畫船不斷,達官顯貴、舉子文人絡繹不絕,當真是盛世繁華。

 與應天城內的繁華熱鬧不同,皇宮內卻格外安靜,來往的宮女、內官都行色匆匆,不敢喧譁。

 朱皇帝的心情很差,天氣漸冷後,馬皇后再次病倒了,這一次比往次都要重,重到呂復的弟子都沒有把握,只好傳訊到遼東,請老師趕赴應天為馬皇后治病。

 皇宮,武英殿。

 朱皇帝揹著手來回踱步,輕聲說道:“今日倭國又來了使者,南朝的局勢越發緊迫了。”

 洪武二十六年年中,南朝的前天皇長慶就曾派人來送過一封書信,希望大明能儘快出兵。

 南朝抵抗勢力雖然有大明的暗中資助,情況有所改善,奈何足利幕府兵強馬壯,加上現在的南朝天皇軟弱,朝堂上充滿了投降派,導致南朝的情況岌岌可危。

 六月、九月,還有十一月,長慶天皇(金剛理)三封書信,表達的意思都一樣:求大明速速發兵,南朝真的要撐不住了!

 武英殿內,只有洪武皇帝朱元璋以及大明的皇太子朱標,以及守在一旁的毛驤。

 朱標眉頭微蹙,說道:“與韃靼的戰役短時間內難以結束,就算要出兵,最早也得等到明年才行,南朝無能啊!”

 朱標恨鐵不成鋼,開放與倭國的貿易後,朱元璋已經暗中給了南朝這邊不少支持,但南朝卻節節敗退,最近大半年的時間裡面,又打了兩場敗仗,喪失了不少的土地。

 朱元璋的虎目微微眯起,年邁的朱皇帝威嚴猶在,道:“今年若是能一舉挫敗韃靼、瓦剌,明年或許可以出兵倭國。”

 大明朝是處於上升期,軍力足夠厲害,可大明的國庫可不能錢生錢啊。

 蒙古那邊的戰事,最好的結果是重創瓦剌、韃靼,一舉將瓦剌、韃靼打成殘廢。

 這樣的話,北方邊境將有十年乃至於二十年的安寧,大明可以將精力全部放在東洋、西洋。

 可朱皇帝心裡知道,這想法不現實,凜冬將至,連應天都感覺到了寒意,蒙古更是如此。

 楊帆與藍玉聯手,能剪除一個韃靼,已經算不錯的結果,征伐瓦剌只能明年再說。

 還有一個更壞的結果,就是瓦剌與韃靼全都沒有遭受傷筋動骨的重創,那麼未來出兵倭國的計劃,還要推遲。

 大明未來五年的規劃,如今全都繫於一點上,那就是楊帆與藍玉征戰的結果。

 朱元璋的臉色在燭火搖曳下忽明忽暗,道:“若今年無法畢其功於一役,出兵倭國勢必要推遲一年左右,倭國南朝能再堅持那麼久?”

 朱元璋這話在問朱標,也在問他自己,若南朝堅持不住,大明絕不可坐視北朝吞併南朝。

 朱標思索片刻,輕聲說道:“父皇,瓦剌、韃靼久居我大明之北,要剪除隱患非一朝一夕可成,今年戰事結束,與之修好如何?”

 朱標認為既然無法短時間內打垮瓦剌與韃靼,不如今年打完了便休戰,明年集中精力進攻倭國,緩解倭國南朝的壓力。

 畢竟,如果北朝吞併了南朝,整合倭國的力量,將來大明進攻倭國,阻力比現在要大數倍。

 朱皇帝聞言卻搖了搖頭,態度堅決:“瓦剌、韃靼活躍於漠北,將來我大明遷都北平,瓦剌韃靼能直接威脅到京師安全。”

 朱元璋雖老邁,但他的戰略目光依舊毒辣,一眼就看到未來大明可能面臨的危機。

 與隔海相望的倭國相比,瓦剌與韃靼才是真正能威脅到大明安全的存在。

 朱元璋思索了好一會兒,道:“與倭國的貿易一切如常,不過要加大資助南朝的力度,打入倭國的錦衣衛亦可去接觸金剛理。”

 朱皇帝的處理方式並不複雜,從貿易、情報兩個方面,支持南朝的抵抗力量,儘量拖延南朝的覆滅時間,南朝就算再不堪,有大明從這兩個方面支持,兩年總是能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