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長輩
最近一陣子,袁闊成先生與朋友聚會時,聽說了一件事。
“袁師叔,我聽說那個叫張遠的小子在滿世界找師傅呢。”
一位和他年紀相仿,但輩分低了一截的曲藝同行說道。
“師傅?”
“張遠?”
袁先生面前浮現出了那張在自己面前總是笑眯眯的年輕帥臉。
“他不是有師傅嗎?”
“侯家老二。”
“侯家的師傅還不夠啊?”
袁先生心說我在曲協見過侯躍文,對這小子挺上心的。
不至於才拜了沒多久就師徒反目吧?
“不是,您誤會了。”
“和侯家好著呢。”
“是找評書門的師傅!”
“啊!”
袁先生想著。
我到了這歲數,還要被“綠”?
對方給他解釋了。
就說起之前謙哥兒子百日宴上的那檔子事。
“這小子沒有評書門正經傳承。”
“收評書的徒弟,按理說是不和規制。”
“但主要還是他的身份。”
“您想想,咱這行現在什麼情況?”
“能吃上飯就不賴,可並不比當年了。”
評書這行最後一次大火,是在70年代。
也就是如今的評書四大家大放異彩的年頭。
這幾位能耐大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70年代,國內莫說彩電,那是稀罕洋玩意。
只聽說過沒見過。
最早的的國產電視機是58年出品的bj牌……雖然這是天津無線電廠生產的,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掛羊頭賣狗肉了。
就這黑白電視機都不是家家能有的。
那年頭結婚時的必備品還不是後世的房車錢。
那時候叫“三轉一響”。
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
能有這四樣就了不得了。
有收音機,聽評書那可再合適不過了。
後來剛有電視機,節目不那麼多的年月,看評書也是很時髦的事。
袁先生也是在那個時候帶頭改革,讓評書脫離了桌椅,加了身段。
就為了方便觀眾看。
其中袁闊成和田連元的身段是多的。
不過袁先生的身段是講究曲藝中的“帥”勁,瀟灑。
而田連元則南北腔調,各式模仿都拿手。
田先生比個太極,八極,乃至洪拳,那架勢都有模有樣的。
這是70年代,再往前,就得是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和曲藝大火過一陣。
以梅老闆為首的四大名旦也是在光緒到宣統年間揚名全國的。
在那個年頭,像袁先生這種身份的頂級評書藝人,一天能掙拉洋車或者捏糖人小販之流一年的錢!
而梅老闆這種更甚,當年他的出場費是十根大黃魚。
也就是3000多克黃金!
這還只是一場戲的出場費。
那年頭一套小四合院大概只要十幾根金條。
梅老闆一天一套房。
就算到了建國後,梅老闆的收入依舊是天花板級的。
那時候教員的工資一個月600,是全國行政體系中最高的,畢竟他的位置也最高。
梅老闆多少呢?
月薪2100塊。
那可是50年代的工資!
那年頭普通百姓月薪只有2,30塊左右。
到了50年後,大部分人都還拿不到梅老闆當年的月薪呢。
馬連良,周信芳等老先生月薪也有1700到1800。
後世的208和他們一比都是弟弟。
同時也可見初代領導人對藝術家的尊重。
但現在呢?
70年代的最後一波熱潮褪去後,評書界是什麼情況?
混個低保得了,還要啥自行車呀。
可這幫評書藝人面對的,是張遠這個當代“208”。
臥槽!
你每天賺那麼多錢,還來嚯嚯我們行,要臉不要了?
瞧見他收徒不得眼珠子通紅?
好!
現在逮著理了。
你沒傳承就敢收徒,那我們不得可勁罵,往死裡損!
當然,這些都在張遠的預期之內。
他也不怕,因為曲藝沒落,所以曲藝行的發聲量很小。
就算天天罵也不影響他在影視圈的工作。
“遭了罵,受了欺負。”
“年輕人心裡不得勁也正常。”
“他還算走正道的,打算找個師傅填上悠悠眾口。”
“沒霸道動手已經算老實的。”
“呵!”袁闊成心說,這小子要算老實人,那天上下的雪都得是煤黑色的。
“結果這消息一出現,您猜怎麼著?”
“怎麼著?”
“嘿,那幫之前罵他的人,現在上趕著要給他當師傅呢!”
“哼哼,都衝著他的拜師禮去的。”
是,之前眼紅,罵街。
因為張遠有名,有錢。
現在態度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