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歸來的尋

章臺宮前,範睢渾身冰冷,寒意徹骨,如墜地獄。

 他早該明白的,秦王是一代雄主,這樣一位君王怎麼會與臣下推心置腹呢?

 縱然他範睢是曾經幫助秦王驅逐太后,四貴,掌握大權的心腹,那也還是臣子,正所謂君臣有別,枉他一向自詡聰慧,竟差點沒明白秦王的用意。

 再聯繫到秦王指出他收了平原君使臣錢財的事情,範睢愈發明白這是秦王懸而未落的利刃。

 如果他不願意站出來,替代秦王承擔武安君的怒火,那麼秦王就會治罪他。

 “大王,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範睢躬身見禮,言辭懇切。

 他做出決定,要遵循秦王的命令。

 武安君的怒火,他能承受的住。秦王的怒火,他承受不住。

 這個選擇,很容易選。

 範睢的懂事讓秦王十分滿意,他難得露出笑容:“相國不愧為寡人的肱股之臣,有相國在,寡人無憂啊。”

 範睢心中腹誹,面上卻還要擠出笑容,附和秦王。

 秦王有範睢擋在前面,在與韓國趙國使臣簽訂合約後,毫不猶豫的派人前往前線,詔令武安君白起班師,順路將四十萬趙卒俘虜送去巴蜀。

 在王齕攻下皮牢,司馬梗攻下太原的大好形勢下,本已經準備一舉滅趙的武安君得知詔令的時候,怒髮衝冠,一拳砸碎桌案,恨不得立刻回到章臺宮,質問秦王為何如此昏聵,下達這般命令?

 先前,不肯屠殺四十萬趙卒也就罷了,白起認為這可能是秦王擔憂引發諸侯合縱應對秦國,並導致六國士卒不再願意投降,面對秦軍時會奮力死戰,進而對以後的戰爭形成不利影響。

 但眼下在大好時機下退兵,白起則完全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解釋。

 眼看武安君有暴走的可能,負責傳詔的宦官早已得了秦王的吩咐,一面厲喝白起要接下詔令,震懾眾將,防止軍中譁變,一面又悄悄說出這是範睢見過趙國使臣後勸諫秦王,秦王才做出的決定。

 武安君至此與範睢結怨,面對秦王的詔令,武安君白起在不造反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