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秦國曆代君主19
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為之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豈胡亥之性惡哉?其所以集道之者非理故也。
司馬相如:“二世持身不謹,亡國失勢。信讒不寤,宗廟滅絕。” ]
班固:“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始皇既歿,胡亥極愚,酈山未畢,復作阿房,以遂前策。雲‘凡所為貴有天下者,肆意極欲,大臣至欲罷先君所為’。誅斯、去疾,任用趙高。痛哉言乎!人頭畜鳴。不威不伐惡,不篤不虛亡,距之不得留,殘虐以促期,雖居形便之國,猶不得存。”
陳琳: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政,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汙辱至今,永為世鑑。
[曹冏:“胡亥少習刻薄之教,長遭兇父之業,不能改制易法,寵任兄弟,而乃師謨申商,諮謀趙高,自幽深宮,委政讒賊,身殘望夷,求為黔首,豈可得哉!”
張守節:“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殘酷暴虐滋己惡,惡既深篤,以至滅亡,豈其虛哉。”
司馬貞:“二世矯制,趙高是與。詐因指鹿,災生噬虎。”
虞世南:“胡亥,才不如秦政;趙高,智不及李斯,以暗主而御奸臣,遵始皇貪暴之跡,三載而亡,已為晚矣。”
周曇:“鹿馬何難辨是非,寧勞卜筮問安危。權臣為亂多如此,亡國時君不自知。”
胡曾:“一朝閻樂統群兇,二世朝廷掃地空。惟有渭川流不盡,至今猶繞望夷宮。”
子嬰(出生年月未知—公元前206年),姓嬴,名子嬰,一說名嬰。
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公元前207年,趙高謀殺了秦二世後,立子嬰為秦王。
後子嬰不滿趙高專權,不甘於傀儡地位,不久用計殺死趙高,並滅其三族,但其面對強大的農民起義軍卻毫無抵抗能力。
子嬰繼位僅僅四十六天,劉邦就率大軍攻破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攻下嶢關(今陝西藍田東南),兵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屯兵灞上(今陝西西安市東),子嬰眼看大勢已去,不得不“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投降了劉邦。
公元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將子嬰殺害。隨後項羽焚燒秦朝宮室,下令將咸陽屠城。子嬰生平鮮見於史冊,早年經歷不詳,最早記載其事蹟的文獻是《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去世,胡亥矯詔篡位,聽信趙高讒言,將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來,準備處死他們。
子嬰向秦二世進諫說:“我聽說以前趙王遷殺良臣李牧,而改用顏聚;燕王喜暗用荊軻的計策,而違背秦國的條約;齊王建殺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後勝的謀議。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為改變舊規而喪失國家,殃禍降到自身。現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國的大臣和謀士,君主卻要在一時之內捨棄他們,除掉他們,我認為這不可以。我聽說輕於思慮的人不可以治理國家,不能廣納眾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誅殺忠臣而任用沒有節操品行的人,這是對內讓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對外讓戰士的鬥志分離!我認為不可以這樣。”但秦二世不聽子嬰的勸諫,派人殺死蒙恬和蒙毅。
不久,秦二世胡亥又在趙高的蠱惑下,對大臣以及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開血腥大屠殺,子嬰有幸逃過此劫。擁立繼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極度膨脹的丞相趙高試圖自立為帝,通過指鹿為馬清洗朝堂後,派女婿咸陽令閻樂逼殺了屠盡兄弟姊妹成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秦二世死後,趙高召集大臣告知誅殺秦二世的情況,然而發現群臣和將領們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嬰。但趙高也留了一手,聲稱六國故地相繼起事,秦已失去對整個華夏大地的控制權。
他說:“秦本來只是諸侯,始皇統一天下,所以稱帝。六國各自獨立,秦國地方更狹小,竟然以空名稱
帝,這樣不行。應該像以前一樣稱王,才合適。”所以子嬰不該再稱“皇帝”,只適合當“王”,並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傳國璽。
趙高稱子嬰為“秦王”,其實是為了日後自己繼續篡位做準備。誅殺趙高齋戒五天後,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誅殺他,便假裝申張正義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相約,滅掉秦朝的宗族後在關中稱王。如今讓我齋戒朝見宗廟,這是想在宗廟趁機殺掉我。我裝病不去,趙高必定親自來請,趙高來後就殺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