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楚國曆代君主7

 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

 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

 5、賢妃樊姬

 楚莊王即位時,貪戀酒色,不理朝政,終日飲酒作樂,通宵達旦。樊姬屢次苦口婆心地勸導,卻收效甚微,楚莊王依舊我行我素。樊姬心灰意冷,為此不再梳妝打扮,終日蓬頭垢面。楚莊王察覺後覺得奇怪,便問樊姬為什麼不施粉黛,不著豔裝,樊姬回答說:“您整日沉迷酒色,荒廢國事,楚國的前途一片黯淡,我哪裡還有心思梳妝打扮呢”楚莊王聽後當即表示悔改。

 然而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楚莊王沒過多久就舊病復發。樊姬於是命人在紀南城南城垣築起一個高臺,每天晚上她登上此臺,獨自對著月亮和星星梳妝。楚莊王見後深感奇怪,便問樊姬為什麼夜晚獨自一人在野外梳妝。

 樊姬回答說:“大王答應我要遠離聲色犬馬,勵精圖治,但大王根本不在乎對我的承諾,因此我幹嗎要打扮給不在乎我的人呢,還不如讓星月欣賞。”

 楚莊王這才明白樊姬的良苦用心,終於痛改前非,專心朝政。

 6、莊王問卦

 楚國有個善於相面的人,他從來沒有過失誤,聞名全國。楚莊王召見他,問起他這件事,他回答說:“我並不能給人看相,而是能詳察人們的朋友。觀察平民,如果他的朋友都孝順老人,尊敬兄長,為人忠厚、恭謹,那麼,這樣的平民家裡一定會日益富足,自身一定會日益顯榮,這是所謂的吉人。

 觀察替君王做事的人,如果他的朋友都很忠誠可靠,品德高尚,樂善好施,那麼他就會每日有所進益,官職也會日益得到升遷,這是所謂的吉臣。觀察君主,如果他的朝臣多是賢能,侍從多是忠良,君主有過失都爭相勸諫,這樣的君主,他的國家就會日益安定,自身就會日益尊貴,天下就會日益敬服,這是所謂的吉主。

 我並不能給人看相,而是能觀察人們的朋友啊!”楚莊王稱讚他說得好,於是加緊收羅賢士,日夜堅持不懈,從而稱霸於天下。

 後世紀念楚莊王臺位於湖北荊州城北8公里處紀南城內東北隅,據《水經注》記載,臺高三丈四尺,南北寬六丈,東西長九丈(現高6米,南北寬20米,東西長30米)。

 楚莊王是楚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597年,晉楚之戰,楚獲大勝,威震九州,楚莊王為安撫列國君主,建築高臺,邀請列國君主來此聚會,眾諸侯推莊王為盟主。此後"遠者來朝,近者入賓",楚莊王威望日重,楚國國勢日強。後人因而謂此臺為釣諸侯臺,故又名"釣臺"。

 人物評價

 楚莊王在位初期,“昏聵閉塞,貪圖酒色”,國政皆賴於成、鬥二氏,無所作為。親政後勵精圖治,對內分令尹之權,壓制若敖氏,任用蘇從、蒍賈、伍舉等賢臣。

 後子越政變,楚莊王沉著應對,一戰定乾坤,穩定後方;對外與晉國趙盾、郤缺多次爭霸受挫,卻能屢敗屢戰,任用孫叔敖大膽革新,楚國大治。邲之戰,軍令統一的楚軍大敗政出私門的晉軍,宣告著楚莊王霸業的功成名就,其雄才大略使楚國稱霸於中原,號令諸侯,打破晉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並矢志不渝的維護著霸業的延續,時刻盯防著晉國的反撲。楚莊王的強勢北進,客觀上促使著先進的中原文化與個性獨特的荊楚文化的水乳交融,也為先秦時代華夏文明的民族大融合做出傑出的貢獻。

 其豐功偉績足以永載史冊,千古傳頌。然而,楚莊王並未將楚國國策法律化,依舊採取人治而非法治,終為時代所侷限,其處理後事上的疏忽導致人亡霸滅也就顯得勝敗有憑。而自楚莊王後期所推行的王族政體也對日後的楚國影響極為深遠。

 此後百餘年間,子重、子辛、子囊、子庚、子南、公子圍、子皙、子瑕、子常、子西、子國等楚國王室成員先後充當令尹,雖亦一度抑制卿族勢力膨脹,卻日漸腐敗直至淪喪,成為楚國發展圖強的最大毒瘤。

 楚共王(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60年),羋姓,熊氏,名審,楚莊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共王年幼即位,由重臣子重專政。

 公元前590年,發生“子重之亂”,大夫申公巫臣逃到晉國,成為謀士。在位時間為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60年。

 楚共王三十一年(公元前560年),去世,其子熊招繼位,是為楚康王。楚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其子熊審即位,是為楚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