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楚國曆代君主9
楚康王十年(公元前550年),陳候出訪楚國,慶氏二兄弟見國內空虛,本性終於徹底暴露,乘機據國而反,欲附晉國。康王為保護陳國社稷安康,立即發大兵前往征討,\"慶氏築城以拒,役人相約,各殺其長\",
慶氏反叛煙消去散。康王使精銳之師護送陳候和早已歸楚的公子黃返回陳國。重建山河社稷。國家失而復得,陳候感激涕零,與康王再訂永世稱臣納貢之盟。結好西秦,聯盟東齊,內定屬國。
康王以超凡的政治手腕和審勢度時的外交策略成功地撕裂了晉吳聯手織造的桎梏楚國發展的一張大網,而且在東線對吳的作戰中屢次擊敗野心勃勃的吳國。
晉國聯吳制楚戰略被楚康王較為成功的擊破。摺疊楚晉並霸晉楚爭霸,交相征伐百餘年。先有城濮一役,晉公文雄霸中原,統領諸侯。
繼有邲之戰,成就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夢想;後有鄢陵一役,晉悼公擊敗楚共王,復霸中原。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你徵我伐,你侵我襲的爭霸戰,使兩國人民背上了沉重的負擔。當歷史的車輪駛入公元前五世紀時,適逢楚康王和晉定公分別主政楚晉兩國。
儘管兩人都欲仿效先輩獨霸中原,統領諸侯,獨領風騷。但個人之力卻難擋歷史前進之輪。飽受戰爭之苦的黎明百姓渴望和平的強烈願望如洪鐘大呂激盪在中原大地的上空,也聲聲敲擊在各國統治者的心頭。
雖然兩國仍然時不時地發生著爭吵,進行著你死我活的較量,但兩國爭霸戰的大幕卻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開始徐徐下落。因為兩國所面監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開始對他們的爭霸之戰形成明顯的反作用力。
這種反作用力首先從晉國暴露出來。晉國早在晉景、厲公時期,內部矛盾就很尖銳,晉厲公本人就是在統治集團內部傾軋中喪命的。
晉悼公立,政局一時穩定,但他是依靠網絡貴族與對外爭奪,才得以維持其統治的。晉悼公復強,時僅十六年。卒後,國內矛盾迅速暴露。
據《左傳》記載:楚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晉國範氏與欒氏發生火拚。欒盈出奔齊國。
楚康王十年(公元前550年),欒盈在齊莊公幫助下,潛回晉國,發動了一場聲勢潔大的反叛運動,叛亂雖被及時彈壓,但卻將晉國氏族日盛,內政尖銳,六卿專權,勾心鬥角而公室日卑,國力下降的國內矛盾暴露無遺。晉定公既醉心於南下與楚爭霸,又忙於撫平國內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常感力不從心。
既要運籌帷幄於與楚爭霸的戰略戰術,又要面對國內不斷增強的趙,韓,魏等公族勢力,尋找平衡點,以防大夫專權,政出多門。晉定公如履薄冰。此時,晉國的外部形勢也日益陷於被動。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範宣子為政,\"徵諸侯之幣重\",鄭子產致書範宣子說:\"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賄?\"因晉國對附屬國徵收十分沉重的賦稅,屬國的離心力已開始出現,不滿之情已開始在不同的場合大肆宣洩。
範宣子只得減輕諸侯之幣。範宣子死後,趙文子(趙武)為政,實行\"令薄諸侯之幣,而重其禮\"之政,也從側面說明晉對屬國的勒索是很苛重的,以致鄭子產致書抨擊。
晉面臨國內矛盾重重、國外楚、秦、齊威脅,又恐屬國生二心,故在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8年),不得不改變政策,對屬國以禮相待,減輕求索,並進而考慮與楚再度弭兵。此時的楚國,雖沒有晉國那樣嚴重的國內矛盾,但自鄢陵之戰失敗後,楚國也在開始走下坡路,與晉爭奪與國時,往往處於劣勢。而最高統治者康王面對日益上升的公族勢力,也是寢食難安。
雖然用\"殺一儆百\"的方式,殺令尹子南於大堂之上,但擔心大權旁落的心理顧慮,仍然時時存在。在江淮流域,儘管屢次打敗吳國的進攻,但為其所制,疲於奔命,使他常感分身無術,心力交瘁,再欲北上爭霸,就覺有點感束手無策,力不從心之慨。
自楚共王始到康王時代,楚國政治還出現了一個突出的嚴
重問題,即公族與世族及世族之間爭權奪利、相互傾軋激烈,造成一些世族逃往晉國及其他國家。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第二次弭兵前夕,蔡聲子(公孫歸生)在同令尹子木的談話中,詳盡地列舉了楚國自楚共王以來世族外逃,給楚國帶來嚴重危害的事例。他說:\"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他告誡子木:\"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及淫人;刑濫,則懼及善人。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所謂不能也。\"他希望楚國統治者勤賞、畏刑、恤民,實行禮治,再不要濫刑逼使大夫逃往他國。
蔡聲子的話剌痛了子木和楚康王,使他們不能不感到憂慮,轉而考慮與晉弭兵。無論是晉國還是楚國,自鄢陵之戰後,國內政局不穩,盟國不堪忍受沉重的需求勒索,離心日顯,都無力繼續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都想息兵罷戰,把原來的弭兵運動變成現實。
宋國地處楚晉兩國中間地帶,擔任執政的向戌敏銳地洞察到了楚康王和晉定公的內心世界,捕捉到了弭兵罷戰已是大勢所趨勢的信息。由於與晉國趙文子,楚國楚令尹子木都有交情,他就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推動兩國走上和平之旅的道路。
楚康王十四年(晉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他先來到晉,提出弭兵問題,晉國迫不及待地同意了。到了楚國,楚國考慮再三,雖認為楚晉結怨太深,一時難以和平相處,但還是同意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