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齊國曆代君主5


 齊頃公,(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582年),姜姓,呂氏,名無野,齊惠公之子。

 公元前582年,齊頃公去世,其子齊靈公繼位。在位期間執政為高固、國佐。

 公元前592年春季,晉景公派遣郤克到齊國參加盟會。齊頃公用帷幕遮住婦人讓她觀看。郤克跛行登上臺階,那婦人在房裡笑起來。

 郤克生氣,出來發誓說:\"不報復這次恥辱,就不能渡過黃河!\"《春秋穀梁傳》這樣說:\"齊之患,必自此始矣!\"

 公元前589年齊頃公率軍南下攻魯國龍邑(山東泰安東南),寵臣盧蒲就癸被殺,頃公怒而攻至巢丘(今山東泰安境內)。

 公元前589年頃公在鞍之戰大敗,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週華不注\",差點被俘,幸得大臣逢醜父相救,二人互換衣服,佯命齊頃公到山腳華泉取水,得以逃走。

 宋代曾鞏《登華山》詩:\"醜父遺忠無處問,空餘一掬野泉甘。\"後來齊國國勢趨衰。齊頃公變得低調內斂,賙濟窮人,照顧鰥寡,頗得民心。

 齊頃公,姜姓,呂氏,名無野,是齊桓公之孫,齊惠公之子。齊惠公十年(公元前599年),齊惠公去世,無野繼任齊國國君之位,是為齊頃公。

 齊頃公六年(公元前593年)春天,晉國派遣大臣郤克出使齊國,齊頃公讓母親蕭同叔子藏在帷中觀看他。郤克跛而登階,蕭同叔子嘲笑他。

 郤克說:\"不報此辱,不再渡河!\"回國後,請求討伐齊國,晉景公不允許。齊國使者到達晉國,郤克在河內拘捕齊國四位使者,殺死他們。

 齊頃公八年(公元前591年),晉國攻打齊國,迫使齊頃公派公子強到晉國做人質,晉軍這才撤離。

 齊頃公十年(公元前589年)春天,齊頃公派兵攻打魯國、衛國。魯國、衛國的大夫到晉國請兵,都是通過郤克。晉國派遣郤克率領戰車八百輛,擔任中軍主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來援救魯國、衛國,討伐齊國。

 六月十六日,晉軍與齊軍在靡笄山下交戰。六月十七日,在鞍地(今山東濟南西北)擺開陣勢。逢醜父做齊頃公的車右。齊頃公說:\"衝過去,攻破晉軍後聚餐!\"射傷郤克,郤克的血直流到腳上。

 郤克想退回營壘,他的駕車人說:\"我從開始接戰,已經兩次受傷,不敢叫痛,擔心士卒恐懼,希望您忍著點!\"

 於是又戰下去。戰鬥中,齊軍危急,逢醜父擔心齊頃公被俘,就交換位置,齊頃公做車右,戰車絆在樹下不能行進。

 晉軍小將韓厥拜伏在齊頃公車前,說:\"敝國國君派遣臣下援救魯國、衛國。\"以戲耍齊頃公。逢醜父讓齊頃公下車去取水,齊頃公才得以藉機逃亡,脫離險境,回到齊軍中。

 郤克要殺逢醜父。逢醜父說:\"代替國君死而被殺戮,今後做人臣的就沒有人忠於國君了。\"郤克也就放了他,逢醜父於是得以逃歸齊軍。於是晉軍追逐齊軍直到馬陵。

 齊頃公請求獻納玉器謝罪,郤克不答應,一定要得到曾經嘲笑郤克的蕭同叔子,還要齊國將田隴全改成東西方向(以便晉軍車馬來往方便)。

 齊人回答說:\"蕭桐叔子是齊君的母親。齊君的母親也就是晉君的母親,您怎麼處置她?再說您以道義征伐而以暴虐結束,可以這樣嗎?\"

 於是郤克答應他們,而讓齊國歸還侵佔的魯國、衛國的領土。齊頃公十一年(公元前588年),晉國開始設置六卿,獎賞鞍之戰的有功人員。

 齊頃公朝見晉景公,想要尊晉景公為王,晉景公不敢接受,齊頃公便回到齊國。齊頃公回國後,廢棄獵苑,減輕賦斂,賑濟孤寡,存問病殘,輸盡積蓄,以救百姓,百姓皆大歡喜。對諸侯則厚禮相待。

 齊頃公十七年(公元前582年)七月丙子 ,齊頃公去世,其子齊靈公繼位。

 取名無野齊惠公的小妾蕭同叔子懷孕。因為她的地位卑賤,所以不敢說出來。她拿了一些柴草把兒子生在田野中,又不敢撫養他。

 有隻野貓來餵奶,鸇鷹來掩護他,有人看見就把他收養起來,因而給他取名叫\"無野\"。這就是齊頃公。

 滅此朝食

 滅此朝食,出自齊頃公在鞍之戰前激勵齊軍將士之語:\"餘姑翦滅此而朝食!\"意思是讓我先把敵人消滅掉再吃早飯。形容急於消滅敵人的心情和必勝的信心。

 公元前596年, 齊頃公三年

春,齊師伐莒,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 (《左傳》)

 公元前595年 ,齊頃公四年冬,公孫歸父(子家)會齊侯於谷,見晏桓子,與之言魯,樂。

 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懷於魯矣。懷必貪,貪必謀人。謀人,人亦謀己。一國謀之,何以不亡?\"(《左傳》)

 公元前592年 ,齊頃公七年春,晉侯使郤克徵會於齊。齊頃公帷婦人使觀之。郤子登,婦人笑於房。

 獻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報,無能涉河!\"獻子先歸,使欒京廬待命於齊,曰:\"不得齊事,無覆命矣。\"郤子至,請伐齊。晉侯弗許。請以其私屬,又弗許。 (《左傳》)

 齊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會於斷道(晉地山 西沁縣西之斷梁城)。及斂盂,高固逃歸。夏,晉侯、魯公、衛侯、曹伯、邾子會於斷道,討貳也。

 盟於卷楚,辭齊人。晉人執晏弱於野王,執蔡朝於原,執南郭偃於溫。苗賁皇使,見晏桓子。歸,言於晉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舉言群臣不信,諸侯皆有貳志。

 齊君恐不得禮,故不出,而使四子來。左右或沮之,曰:『君不出,必執吾使。』故高子及斂盂而逃。夫三子者曰:『若絕君好,寧歸死焉。』為是犯難而來。

 吾若善逆彼,以懷來者,吾又執之,以信齊沮,吾不既過矣乎?過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辭,而害來者,以懼諸侯,將焉用之?\"晉人緩之,逸。秋,八月,晉師還。(《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