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魏國曆代君主2
鄴縣的設立使趙國南進中原的戰略構想遭到了迎頭一擊。趙都中牟的前方是朝歌,東方是湯陰,都是魏國的重要軍事據點。中牟的西方是太行山,無發展的空間。鄴設在中牟的身後,使本來就突入衛地的中牟顯得更加突出,更加孤立,十分危險,根本不適合作為國都。
鄴頂在了趙國南進中原的戰略基地邯鄲的正南方,迎頭攔住了邯鄲的南進去路。[1]摺疊編輯本段人物故事西門豹治鄴城鄴是抑制趙國南進中原與魏國爭利的戰略據點,必須要任用一位能獨當一面的大臣,才能擔當這個重任。
魏文侯選擇了名聲赫赫的西門豹。漳水經常氾濫湧向鄴地,鄴地的百姓深受水災之苦。當地的三老、廷掾借為河伯娶婦平息水患為名從百姓身上每年都搜刮大量的錢財。百姓中有好女子的人家為了逃避被選中為河伯婦的厄運,紛紛逃往外地,人口流失嚴重。
西門豹入鄴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制服了當地的三老和廷掾,廢除了為河伯娶親的陋習,止住了百姓的流失,為百姓節省了每年為河伯娶婦付出的大量賦稅。西門豹為了解決漳水氾濫和鄴地鹽鹼化嚴重的問題,在漳水南岸開鑿了十二條水渠。
這十二條水渠很好地完成了洩洪任務,消除了漳水氾濫對鄴地的危害。西門豹從這十二條水渠引漳水灌溉鄴地,反覆沖刷,改善了鄴地的耕地質量。西門豹的治漳成功,使從前以多水患、田地貧聞名的鄴地變成了著名的良田。
鄴地的經濟開始復甦,原來逃走的百姓又回來了。鄴地處於趙、魏之間,離衛、齊很近,西門豹利用鄴地的這個地理優勢,鼓勵百姓從事商業,獲利頗豐。鄴地的百姓對西門豹都很感激,十分擁護魏國的統治。
鄴地在西門豹的治理下,成為魏國鞏固的制趙戰略基地,處於魏國中央政府的控制下。趙國對鄴曾經採取過多次的進攻,但是卻無法鞏固地佔領,魏軍在鄴地百姓的支持下很快就能趕走趙軍,奪回鄴地。趙國由於無法突破鄴地對邯鄲的封鎖,一直無法南進中原。
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太子擊即位。文侯從諫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攻破中山國後,魏文侯把中山封給他的兒子擊。魏文侯向群臣問道:“我是怎樣的君主?”群臣都說“您是仁愛的君主。”
任座說:“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賞給您的弟弟卻把它封賞給您的兒子,怎麼能說是仁君?”文候發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君。”文侯問道:“您憑什麼知道的?”
翟璜回答道:“臣聽說國君仁愛臣子就直率。剛才任座的話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愛。”文侯高興了,就讓翟璜叫任座回來,他親自下堂迎接任座,把他當作上等客人。意義這是一件小事情,以魏文侯使樂羊取了中山國,然後將中山國與了其子的事情為引線,道出了帝王將相的生存之道。
人皆有私心,卻要與大局相權衡。文侯雖賢達,卻也難免生出些護短之心,取了塊不錯的土地,首先想到的是留給自己的兒子,卻被大臣任座指出不妥。事實上後世江山都是兒子的,那麼把一點眼前利益給了可以幫他穩固江山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君主沒有臣子豁達。更幸者,臣子中賢達者有二。試想如果翟璜不能及時指出魏文侯的過失,那麼文侯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犯著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那麼他也就連“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一次,魏文侯出門遊歷,看見一個路人將裘皮衣服翻過來穿然後背柴 火。魏文侯說:“為什麼將裘皮衣服翻過來背柴火?”那人回答說:“我愛惜它的毛。”魏文侯說:“你不知道它的裡子沒了,毛就沒地方附著了嗎?”
魏武侯(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70年),姬姓,魏氏,名擊,安邑(今山西夏縣)人,魏文侯之子,戰國初期魏國國君,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70年在位(《史記》、《資治通鑑》誤載魏武侯公元前387年即位,公元前386年為魏武侯元年。據《竹書紀年》則為公元前396年即位,公元前395年為武侯元年)。
他是三家分晉後魏國的第二代國君,在位期間將魏國的百年霸業再一次推向高峰。
魏擊是晉國魏氏大宗的宗子,也就是魏文侯的繼承人。魏氏本是晉國六卿之一,魏氏的先輩們在殘酷的卿族鬥爭中,深刻體會到繼承人的重要性。魏文侯也不例外,希望子孫有能力繼承自己的偉業。作為魏文侯的嫡長子,魏擊自然成了魏文侯的重點關注對象。
大約在小魏擊還沒有成年時,就安排田子方的儒家名流做他的老師,教育他如何理家、治國、平天下。在父親的精心教導與栽培下,魏擊逐漸成長為一名知書達禮、頗有才幹的政壇新人。年輕的魏擊很快成為了父親爭衡天下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412年(魏文侯34年),魏擊受命率軍攻打繁、龐二地(約在今陝西韓城東南),將當地百姓遷入魏國境內。這是史料中所發現的魏擊最早的出征記錄。這一年,魏擊大約二十餘歲。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謀圖中山國。魏臣翟璜推薦中山國人樂羊,魏文侯馬上啟用樂羊,樂羊成為魏軍元帥,攻打中山國。可樂羊畢竟是中山國人,而且樂羊之子樂舒還是中山武公麾下的大將。再派遣一個宿將前去,反而顯得魏文侯用人疑神疑鬼,頗傷士人之心。於是魏文侯決定派兒子魏擊隨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