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好女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而今柳姒卻提出讓孫大娘子回京。
背後之意,實在不令人深思......
聖人想罷,殺意頓起。
一瞬間,獨屬於帝王的威嚴降下,他沉聲:“六娘,召此女回京,你可有私心?”
察覺到帝王之怒,殿中的宮人大氣都不敢喘,皆屏息凝神,生怕被遷怒,到時死無葬身之地。
這異樣,柳姒自然也感受到了。
此次不同以往,聖人似乎,對她起了殺心。
她沒有猶豫,起身跪在地上,腦中閃過皇帝發怒的數種原因。
聖人問她可有私心?
若只是曉得她與孫悅懷有些交情,聖人不至於動氣。
柳姒腦子轉得飛快:她與孫悅懷所做之事不過那幾件。
其中能令聖人如此動怒的,也只有她使計除掉了孫啟鳴。
不,不會有她想得如此簡單。
聖人早欲收回孫啟鳴手中兵權,卻一直尋不到時機;她殺了孫啟鳴,反而是幫了聖人一把,聖人沒必要因此動怒。
所以一定是因為其他。
究竟是因何事?
突然,柳姒想到什麼,渾身不寒而慄。
聖人當初賜死諫官張避,便是因他質疑聖人弒父奪位;後來聖人忌憚太子與何氏,也是怕太子為了皇位,弒殺親父。
弒父。
對聖人來說:是絕對的危險。
他不允許自己的任何孩子有此想法,包括柳姒。
而孫悅懷的行為,對聖人來說無疑是犯了忌諱。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權力的慾望會無限膨脹,如今的柳姒,難保不會受孫悅懷影響,走上同一條路。
想明白這一點,柳姒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聖人究竟是何時,曉得孫啟鳴死因的?
不過此時不是糾結此事的時候,她首先要做的,是打消聖人心中的懷疑。
她久久不言的模樣落入聖人眼裡,更像是因心虛害怕而不敢回答,於是殺意更盛:“回答朕。”
話音落下,只見柳姒以額觸地:“回阿耶,兒確有私心。”
聞言,聖人一愣。
想不到她竟這般大大方方地說出來了。
她接著道:“之前因著一場私宴,兒與孫娘子結識,漸漸有了往來。起先兒見孫娘子是灑脫明理之人,便很是喜歡。
不想後來有一次去了榮國公府,才曉得她在家中受後母薄待,日子艱難,心下更多了幾分憐惜。”
說著她對聖人又是一拜:“有件事,兒一直瞞著阿耶,未曾及時告知。”
“何事?”
“榮國公之死,其實與其繼室,遊夫人有關。
當初孫大娘子其母病逝,未過月餘,榮國公便要娶遊夫人進門;孫娘子怕世人詬病父親,便勸誡了一二。
於是遊夫人耽擱了一年才嫁進國公府。
也因著此事,遊夫人記恨上了孫娘子,處處苛待。
後來榮國公想挑只烈犬養著,邀孫娘子一同相看。
遊夫人心思歹毒,竟命乳母之子將患了病的狗混入其中,想借機使孫娘子殘廢。
本是些後宅之爭,無傷大雅。
誰知不巧的是,那狗沒傷著孫娘子,反而傷著了榮國公。
後來若非孫娘子出手將那病犬打死,只怕榮國公當場便被咬死了。”
柳姒所言半真半假。
只改了些細節,就將孫悅懷說成了一個受後母苛待,又
孝順懂事,救了父親的好女兒。
是遊氏陰差陽錯下害了榮國公?
聖人半信半疑。
當初他查到的真相,可不是如此。
於是問道:“既是孫家的後宅陰私,六娘又是如何知曉?”
柳姒解釋:“是孫娘子私下說與兒聽的,兒知此事不可外揚,便沒有告知於人。”
“那為何今日又說了出來?”
“阿耶是天下之主,對阿耶來說:這世上沒有什麼秘密是不可知的,因而面對阿耶,無需隱瞞。”
“那你所說的私心,便是為了孫娘子?”
柳姒點頭:“是,兒與她都是喪母之人,加之她日子艱難,兒更憐惜。豐州那等苦寒之地,終究非久居之所;更何況兒並未只是為了召孫娘子回京。
究其根本,是為了阿耶所想。
畢竟將孫家軍歸併火神營,於阿耶有利。”
其實要驗證柳姒所言真假,非常簡單。
只要去查查那隻傷了榮國公的病犬,是否遊氏乳母之子尋來的,自然真相大白。
可惜聖人再怎麼查,也查不到異樣。
這是當初孫悅懷為了在孫啟鳴死後,徹底解決遊氏所設的一個計。
遊氏是她的後母,不可能又像從前那樣做出什麼意外,所以孫悅懷乾脆將這個髒水潑到遊氏身上。
孫啟鳴死後,孫悅懷在他的靈堂上,當著眾人的面揭發遊氏“罪行”。
那時的孫家已盡數倒向孫悅懷,遊氏孤立無援,為了自己的兒子孫照,只能咬牙認下。
於是孫氏族長將遊氏除名,趕出了孫家。
孫悅懷大度,將其送到偏僻之地的一座女庵裡,叫她自省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