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得加錢

 1980年,國家出臺了“關於書籍稿酬的暫行規定”,對作家的基本稿酬作了適當的提高,著作稿每千字提高到了3—10元,翻譯稿每千字提高到 1—7元,同時恢復了印數稿酬,以按萬冊計算。

 劉培文第一次投稿,燕京文藝能夠把稿酬給到千字七塊,一方面是為了吸引投稿,把稿酬的基礎定得比較高,另一方面也展現了對劉培文作品的認可程度。

 國家頂格稿酬在去年剛從7塊漲到了10塊,對於很多不瞭解政策的作家來說,給到7塊就已經是很高的價格。

 對於劉培文這樣一個新手作家,哪怕第二篇作品有了進步,很多刊物也不會馬上給到一個很高的稿酬——沒辦法,以後怎麼辦呢?

 如今的稿費最高就是千字十塊,漲無可漲之後,刊物跟作者就完全沒了議價空間了。

 最讓張德寧不忿的是,她工作幾年,從未遇到過這種在稿費上討價還價,甚至坐地起價的作者,其他作者,都是隨著作品和影響力的水漲船高,稿費也不斷提升,可劉培文倒好,才發第二篇小說,就開始要高價了。

 吃完飯,兩人往招待所方向走,劉培文張口就要把稿費漲到十塊,張德寧一口氣差點上不來,直接扭頭回辦公室了,稿子都沒不要了。

 劉培文見狀直樂,倒也沒當回事,回了招待所,收拾了收拾稿子,枯坐半晌,才忽然想起今天應該去拜訪張白駒了。

 此時已經是下午一點鐘,劉培文思來想去,覺得下午再去實在不美,於是決定明天一早再去,趁著這會功夫,乾脆去買點明天拜訪的禮品。

 這天的下午可以說是劉培文到燕京以來難得的放鬆時間,此前的十幾天,他像一個機器一般執行著自己的計劃,這時寫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也終於難得的放鬆下來,終於有空去逛逛此時的燕京。

 對於後世往返於燕京無數次,還曾經兩次長居於此的劉培文來說,燕京城的歷史風物他都頗為熟悉,只是此刻的燕京城很多建築都才剛開始興建,與後來自己所見到的景象還是有不少的區別。

 一路溜達到琉璃廠,劉培文跑去戴月軒挑了兩支毛筆,用盒子裝了,又提著在附近逛了足足一個小時,才慢慢走回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