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啊肥 作品

第25章 座談會現場

 “幸會!我是劉培文!”

 “你就是劉培文!”程建功眼睛忽然就亮了,“我聽德寧說,你也是咱們燕大的?你是哪個系啊?”

 “我?我不是學生,我就是檔案室的臨時工。”

 “臨時工好啊……不是,我的意思是,不是學生,豈不是永遠也不會畢業?”

 程建功拍了拍劉培文的肩膀,豪邁地說,“加入我們吧!”

 原來程建功曾經參與燕京大學五四文學社的恢復工作,做過一個叫未名湖的刊物。

 只可惜,未名湖這本刊物,從79年做到80年,出了四期內容,就草草收場。

 明年程建功就要畢業,文學社雖然還有不少熱愛文學的同學支持,但是有文學創作功底的人卻不算多,一直想推動未名湖這本雜誌再次恢復的程建功,仍舊不願意放棄這份努力,所以力邀劉培文加入文學社,主要還是想借此提高文學社裡同學們的寫作水平。

 劉培文聽了程建功敘說,只說要考慮考慮。程建功還想再說,座談會卻馬上要開始了,大家只好各自落座。

 主持會議的是楊墨,她開篇所講述的內容不多,主要是介紹了一下今天的嘉賓。

 這場座談會,受邀參會的人有二三十位,除了作家、評論家,就是各個雜誌社的一些資深編輯,另外還有一些文藝界的人士。

 這其中,最吸引劉培文注意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王濛,這個不必說,知名的大作家,也是國內一直倡導對文學進行創新和變革的旗手。

 另外一個是一個導演,叫做謝非,是從幾年前開始嶄露頭角的新一代導演,目前還沒什麼說得上的作品。

 楊墨在介紹這兩位時,都主要介紹了他們與西北邊疆的文化關聯。

 王濛是曾經下放在那裡,生活過很久;謝非是兩年前剛剛跟人一起指導了邊疆題材的電影《嚮導》。

 簡單強調了一下這次《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座談會的意義,楊墨就開始請在座的評論家和作家們發言。

 可是說著說著,劉培文就開始發現不對了。

 有的評論家雖然認可這部作品,但實際上對這篇作品還是持有自己的意見的,或者說,人家參會就憋著來發表這些意見的。

 “……不可否認,《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用詩化的語言描寫出了祖國邊塞的美麗風光,也刻畫了三位生活環境各異,卻又同樣面臨成長選擇的主人公,他們對生命歷程中的錯誤與痛苦的反思與掙扎,讓每一位讀者的心靈都大受震撼。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