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損失一個億
拐過街角,鍾正國走進一家小小的裁縫鋪。這家鋪子雖然不大,但卻有著悠久的歷史。裁縫鋪的老闆姓李,手藝精湛,為人和善,深受附近居民的喜愛。
此時,裁縫鋪剛剛開門營業,李師傅正在整理店內的衣物。看到鍾正國進來,李師傅臉上露出熱情的笑容:“喲!正國啊,這麼早就來了?”
鍾正國微笑著回答道:“是啊,李師傅,我想請您幫個忙。“說著,他走到李師傅面前,接著說道:“麻煩您給我做兩件中山裝吧。”
李師傅看著空手而來的鐘正國,心裡明白他並沒有帶來布料。
這樣一來,鍾正國只能選擇使用裁縫鋪裡的布料,而這意味著李師傅能賺到更多的錢。
想到這裡,李師傅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他連連點頭表示同意:“行嘞!沒問題!那咱們現在就開始量尺寸吧。”
鍾正國也不是沒有,可是他空間裡全是毛皮,現在也不適合啊!所以也只能讓裁縫解決一切布料問題。貴就貴唄。
鍾正國笑著說道:“那就有勞李師傅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李師傅仔細地為鍾正國測量身體各個部位的尺寸,並詳細記錄下來。整個過程中,兩人聊得十分融洽,笑聲不時從裁縫鋪內傳出。
量完尺寸後,李師傅笑著對鍾正國說:“好了,尺寸都記下來了。等做好了,我會通知你來取的。放心吧,我的手藝你還信不過嗎?”
鍾正國連忙點頭:“當然信得過!那就麻煩李師傅了。”
正準備付定金的鐘正國突然想起了剛才在街上看到的情景,於是好奇地向李師傅問道:“李師傅,你們家隔壁原來是做什麼的呀?為什麼不做了呢?他們把店面盤給誰了啊?這家新來的又是做什麼的呢?”
李師傅笑了笑回答道:“說起我們隔壁這家原來的主人,那可是四九城頂有名的!
你們南鑼鼓巷旁邊,解放前不是有個憲兵司令部嗎?這個店面就是北平憲兵司令的產業。
不過後來被軍管會沒收了。至於現在嘛,軍管會打算在這裡開一家供銷合作社,裡面賣的東西很雜,我覺得有點像軍管會開的雜貨鋪,但好像也不完全一樣,畢竟軍管會這麼大的招牌,總不能只賣些雜物吧?”
說完李師傅也是有點疑惑的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太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鍾正國一聽李師傅說供銷合作社,就知道這是幹嘛的。
畢竟大名鼎鼎的供銷社,在往後幾十年裡,可是主宰了全國人民的物資供應。就算是到了現代社會,供銷社也是一些偏遠山區最重要的物資保障,而供銷社的物流銷售網絡,也是全國最牛逼的存在。
不過這個時候的供銷社,才剛剛成立,只能算是一個試點,還不是往後那個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消費,信用,生產,漁業和手工業的龐然大物。所以現在的供銷社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概念。
但鍾正國心裡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供銷社將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1957年,這段時間確實可以被稱為供銷社發展的黃金時代。這個時期的供銷社不僅成功構建起了一個覆蓋全國範圍的龐大物流網絡,而且還成為了全國勞動人民生產和生活物資的主要供應渠道。
當然,對於李師傅所說的“這就是個雜貨鋪”這句話,實際上也並沒有錯,但關鍵在於這個雜貨鋪可不是一般的雜貨鋪——它可是一個分佈於全國各個角落、規模巨大無比的超級雜貨鋪!
所以李師傅對這家供銷社並不怎麼在意,畢竟只是個雜貨鋪嘛,在他看來,裡面應該只有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最多也就是因為離家比較近,可以讓自己少走點路罷了。至於其他的用途,他根本就想象不出來。
然而,李師傅卻萬萬沒想到,在他餘生中,供銷社將會成為他最常光顧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