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尉窈初次寫駁奏
尉窈心下再道句“狠”。
這位梁孝王劉武,是漢景帝劉啟的弟弟,劉武當時為竇太后喜愛,生活豪奢無度,最終起了篡位心思。
這一紙彈劾的可怕在於,清河王是孝文先帝的第四子,先帝在時,清河王遠比當時的二皇子、現在的皇帝元恪受寵,只因為太子元恂被廢掉後,長幼有序,元恪才能接替廢太子,被孝文先帝立為太子培養。
相比較,第二條彈劾,比第一條厲害多了。
接下來是元匡參任城王元澄的。
他先彈劾任城王在擔任尚書右僕射期間,趁著郭祚才上任吏部尚書,不熟悉政務的時候,改動吏部任命官員的文書,並擅自增、減官員的考績記錄,以此盜取官職、改官員品秩。
尉窈相信元匡有任城王犯錯的把柄,只待皇帝允許徹查此事。
她再取一卷,繼續看。
彈劾任城王的第二條罪狀是:元澄被解除官職後,連續出入宗王、勳臣的府邸,上至太師元勰、太傅元詳,下至各曹尚書,公然行結黨、賄賂之舉,以致元澄不在尚書省,仍把持官員任用實權,干預諸曹的奏事。
尉窈蹙眉,一時分不清此參奏是真的狀告任城王,還是放暗箭,目的其實是彭城王元勰或北海王元詳。
尉窈取最後一卷閱看,還是參任城王的。
彈劾內容為:元澄清理府邸魚塘,將魚捕盡後,與府吏、賓客交談間,涕淚俱下唸誦古詩《魚藻》中的二句“魚在在藻,有頒其首”,並接續另首古詩《靈臺》裡的二句“王在靈沼,於牣魚躍”。二首古詩句,皆為孝文帝遊覽洗煩池時,借沼與魚表達君臣同樂,百姓與臣子都爭相依附君王。
彈劾的最後,元匡大罵任城王狼子野心,罵任城王懷念孝文帝、懷念故經歷是假,實則不滿被解除官職的現狀,不滿天子對其一時的冷落!
門下省的差事不好乾啊,尉窈全部看完了,對元暉說:“我初次學習如何寫駁奏,侍中有經驗,先選吧,剩下的歸我。”
她想讓元暉教她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教了,也必然處處挖坑害她,當然也不能拒絕此事,說她不會寫駁奏,因為這麼說的話,那往後她都別想接手駁奏之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