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豬頭肉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順
其實大家也都心裡清楚,真的不需要朱文垚去做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他的一些簡簡單單的小動作,就足以讓老朱感覺到無比開心了。
而對於文武百官們來說,自然到時候也就可以開始歌功頌德、不斷的引申等等,到時候這就是朱文垚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是有了孝順的名聲。
名聲,這也是從小就要抓起,這對於大明的儲君來說也是無比重要的,好名聲沒有人嫌多。
朱允熥小時候名聲不好,甚至當初爭奪儲君之位的時候就有些‘為聲名所累’,以前的他只是紈絝、不成器的典型,自然會給不少人帶來不好印象。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在朱文垚身上出現,現在就給他安排更多的名聲,這顯然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很多人對此都是樂見其成的。
徐妙錦也笑著說道,“殿下有所不知,祖父怕是也有這個意思。這些天總是拿著果子在試著,文垚只是樂,也喜歡和祖父玩鬧。”
朱允熥笑著打趣了,也有些無奈,“祖父估計是要在壽宴的時候說些事,我這也是佔了文垚的光。”
徐妙錦心裡有數,不過還是趕緊說道,“殿下這麼說就太過了,文垚之所以受皇祖父喜愛,歸根到底還是殿下的子嗣。”
這麼說自然也沒什麼問題,老朱喜歡朱文垚,除了是一直都帶在身邊養著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朱文垚佔著嫡長的身份,這才是最本質的。
徐妙錦隨即有些關心的問道,“殿下,若是皇祖父在壽宴上說些什麼,殿下還是當推辭才好。”
“三請三讓?”朱允熥就哭笑不得的說道,“這事情到底不一樣,該做做樣子肯定是要做,但是也不好太過。”
三請三讓,那是禪位。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表面文章確實是需要做一下才好。
但是這一次老朱是準備傳位,這就有區別了。朱允熥這個太孫不好大喜過望的直接認了,但是要是一再推辭等等也不太合適。
朱允熥看著徐妙錦,說道,“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下詔傳位於皇太子李世民,太宗在東宮顯德殿即位,尊李淵為太上皇。”
雖然這個先例讓人不好多說什麼,還有一個例子也是不好說,就是宋徽宗傳位宋欽宗,那也只是一道詔書即可。
哪有什麼三請三讓啊,這到底不是禪位,所以有些事情看起來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避嫌’,不需要顯得那麼恭謙。
更何況朱允熥的一些意思都是昭然若揭的,先前讓人回鄉祭祖等等,這都是明擺著的事情。更何況朱允熥本人還準備回去呢,這更是就差直接宣告了。
徐妙錦抿嘴笑了笑,隨即問道。“殿下過幾天就要動身返鄉,臣妾要不要跟著一道過去?”
“先看看文垚,這孩子要是還要你,你就不回去。”朱允熥就笑著說道,“若是文垚不要你,就跟著我一道回去,回鄉祭祖到底是大事。”
這些也算得上是朱允熥登基前的又一個重要儀式了,自然也是追求著做的更好一些,這顯然也是比較合適的。
其實在回鳳陽祭祖之後,朱允熥還要去孝陵、東陵,這都是要祭告一番的,這樣也可以看起來程序上更加的無可挑剔,禮儀上也是看似完美無缺。
徐妙錦就笑著說道,“這麼說來只怕有些為難,文垚白天倒是要臣妾帶著玩鬧,只是一鬧覺就找皇祖父。”
不就是這麼原因麼,現在老朱也算是給朱文垚纏住了,要是見不到老朱,朱文垚就鬧的厲害。現在能帶朱文垚的,實際上也就是老朱和郭寧妃。
就算是徐妙錦這個親孃,朱文垚也就是稍微的鬧一鬧,他還是更喜歡跟在老朱的身邊,畢竟出生後沒多久就是被老朱帶在身邊。
不過這一切也不算什麼大事,大家現在也都習慣了這樣的一些方士,都覺得這樣挺好的。
老朱是頤養天年,在開開心心的含飴弄孫。閒暇之餘稍微的過問一下朝政,這對於他來說就是最好不過的生活狀態了。
而對於文武百官們來說,自然到時候也就可以開始歌功頌德、不斷的引申等等,到時候這就是朱文垚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是有了孝順的名聲。
名聲,這也是從小就要抓起,這對於大明的儲君來說也是無比重要的,好名聲沒有人嫌多。
朱允熥小時候名聲不好,甚至當初爭奪儲君之位的時候就有些‘為聲名所累’,以前的他只是紈絝、不成器的典型,自然會給不少人帶來不好印象。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在朱文垚身上出現,現在就給他安排更多的名聲,這顯然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很多人對此都是樂見其成的。
徐妙錦也笑著說道,“殿下有所不知,祖父怕是也有這個意思。這些天總是拿著果子在試著,文垚只是樂,也喜歡和祖父玩鬧。”
朱允熥笑著打趣了,也有些無奈,“祖父估計是要在壽宴的時候說些事,我這也是佔了文垚的光。”
徐妙錦心裡有數,不過還是趕緊說道,“殿下這麼說就太過了,文垚之所以受皇祖父喜愛,歸根到底還是殿下的子嗣。”
這麼說自然也沒什麼問題,老朱喜歡朱文垚,除了是一直都帶在身邊養著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朱文垚佔著嫡長的身份,這才是最本質的。
徐妙錦隨即有些關心的問道,“殿下,若是皇祖父在壽宴上說些什麼,殿下還是當推辭才好。”
“三請三讓?”朱允熥就哭笑不得的說道,“這事情到底不一樣,該做做樣子肯定是要做,但是也不好太過。”
三請三讓,那是禪位。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表面文章確實是需要做一下才好。
但是這一次老朱是準備傳位,這就有區別了。朱允熥這個太孫不好大喜過望的直接認了,但是要是一再推辭等等也不太合適。
朱允熥看著徐妙錦,說道,“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下詔傳位於皇太子李世民,太宗在東宮顯德殿即位,尊李淵為太上皇。”
雖然這個先例讓人不好多說什麼,還有一個例子也是不好說,就是宋徽宗傳位宋欽宗,那也只是一道詔書即可。
哪有什麼三請三讓啊,這到底不是禪位,所以有些事情看起來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避嫌’,不需要顯得那麼恭謙。
更何況朱允熥的一些意思都是昭然若揭的,先前讓人回鄉祭祖等等,這都是明擺著的事情。更何況朱允熥本人還準備回去呢,這更是就差直接宣告了。
徐妙錦抿嘴笑了笑,隨即問道。“殿下過幾天就要動身返鄉,臣妾要不要跟著一道過去?”
“先看看文垚,這孩子要是還要你,你就不回去。”朱允熥就笑著說道,“若是文垚不要你,就跟著我一道回去,回鄉祭祖到底是大事。”
這些也算得上是朱允熥登基前的又一個重要儀式了,自然也是追求著做的更好一些,這顯然也是比較合適的。
其實在回鳳陽祭祖之後,朱允熥還要去孝陵、東陵,這都是要祭告一番的,這樣也可以看起來程序上更加的無可挑剔,禮儀上也是看似完美無缺。
徐妙錦就笑著說道,“這麼說來只怕有些為難,文垚白天倒是要臣妾帶著玩鬧,只是一鬧覺就找皇祖父。”
不就是這麼原因麼,現在老朱也算是給朱文垚纏住了,要是見不到老朱,朱文垚就鬧的厲害。現在能帶朱文垚的,實際上也就是老朱和郭寧妃。
就算是徐妙錦這個親孃,朱文垚也就是稍微的鬧一鬧,他還是更喜歡跟在老朱的身邊,畢竟出生後沒多久就是被老朱帶在身邊。
不過這一切也不算什麼大事,大家現在也都習慣了這樣的一些方士,都覺得這樣挺好的。
老朱是頤養天年,在開開心心的含飴弄孫。閒暇之餘稍微的過問一下朝政,這對於他來說就是最好不過的生活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