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101章 想做太子?

至於弩機、甲冑這樣工藝複雜,且需要一整條產業鏈、乃至一整個國家才能支撐起的高精尖項目,匈奴人是想都別想。

別說是自己製作了——即便是從漢軍將士手中繳獲到的弩機、甲冑,匈奴人也是連維護都維護不好,壞一件少一件。

但韓頹當很清楚:馬鐙、馬鞍,絕對不屬於弩機、甲冑這樣高技術難度、高產業要求的精密武器。

便說那高橋馬鞍,主體為木製底座,外面一層皮革包裹,中間再填充一些柔軟的布帛、皮毛之類——完全就是手工業的範疇,匈奴人絕對可以做得出來!

馬鐙就更別提了——一根麻繩下懸著一圈金屬環,匈奴人甚至都不用太費心思,就能在短

時間內完成列裝。

所以與其說馬鐙、馬鞍,是漢家新發明的軍械,倒不如說是一層窗戶紙被捅破而已。

過去,無論是漢家還是匈奴人,都只將馬鐙視作騎士上、下馬時借力的‘階梯"。

——在百十年前,諸夏之民上下車、馬,甚至還真就是用木製階梯的!

只是後來,人們發現馬鐙這個可以懸掛在馬匹腹側,又小巧輕便的東西之後,原本助人上下車、馬的木製階梯,才逐漸演變成貴族們上下車時的專用。

從先前,韓頹當翻身上馬之後,便下意識將腳掌從馬鐙內抽出來,也不難看出:在這個時代,騎士對於馬鐙的認知,僅限於上下馬時借力的‘便攜式階梯"。

上了馬之後,或是確定要下馬之前,騎士都不會把腳掌***鐙環內,以免不甚摔落下馬時,被馬鐙勾住腳拖行。

而在這層思維盲區,被劉榮‘機緣巧合"下點破之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臣認為,這兩樣東西,在我漢家決定和匈奴人打上一場之前,絕對不能流出少府哪怕一套!”

漫長的思慮之後,韓頹當終於給出了自己的定論。

——國之重器!

但也是真的太過於容易仿製。

就算沒辦法避免被匈奴人抄襲仿造,漢家也必須憑著信息差打一仗、佔一次便宜。

而在那場大戰來臨之前,這些東西,最好都趴在內帑吃灰,也最好不要被任何人接觸。

對於韓頹當這如臨大敵的反應,劉榮若有所思,卻也礙於韓頹當‘漢室騎兵專家"的身份,而沒有急著開口。

只是暗下,劉榮也不免感到奇怪。

讓匈奴人如虎添翼?

也終究只是錦上添花吧

反正有沒有馬鐙、馬鞍,匈奴人都是從小練習騎術;

坐在光禿禿的馬背上,攥著馬鬃、抱著馬脖子,也能在草原撒丫狂奔。

有了馬鐙馬鞍,匈奴騎兵的騎術,頂多也就是從7分提高到9分,更或是接近滿分10分的樣子。

但對漢家而言,馬鐙、馬鞍,這就是個物理外掛啊!

漢家以農為國本,別說是百姓——就連士兵,甚至哪怕是騎兵,也有的是騎不好馬的呆瓜。

對於本就不善馬術,也沒機會常年鍛鍊騎術的漢家將士而言,馬鐙、馬鞍,是能幫助騎兵,將騎術從1分甚至0分,直接提高到至少8分的!

沒有馬鐙馬鞍,漢家0或1,匈奴7;

有了馬鐙馬鞍,漢家8,匈奴910。

這是縮小差距好嘛?!

哪有韓頹當說得這麼誇張啊……

就算天子啟說,要打一場漢家將士騎術8,匈奴人7的富裕仗,也不至於這麼如臨大敵?

“公子,有沒有見過騎兵作戰呢?”

許是看出了劉榮面上異色,見上首御榻,天子啟也在思考權衡,韓頹當只想也不想的開口,卻是讓劉榮莫名有些尷尬了起來。

“額……”

“我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

“便是騎馬外出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自是不曾有幸,看到過騎兵拼殺於戰陣的一幕……”

感受到劉榮的尷尬語氣,韓頹當也不由有些暗惱起來,似是為自己說錯話感到了些後悔。

但很快,韓頹當便將這點悔意丟到了腦後,繼續往下道:“匈奴人,是沒有馬鞍、馬鐙的。”

“匈奴人的馬背上,至多會墊一層皮革,更或直接就是皮毛,讓騎士坐上去能軟一些。”

“所以匈奴騎士御馬,往往是手握韁繩,雙腿緊緊夾住馬腹,時刻繃緊身體,以免被甩落馬背。”

“而在作戰時,匈奴人的騎兵,往往會佯裝衝鋒的模樣,向我漢家的步兵陣列發起衝鋒,等大致到了弓弩的射程,便又會向左右折向,以此來消耗我漢軍將士的箭羽。”

“——在橫向移動中,匈奴騎兵除了躲避箭矢,也同樣會觀察。”

“當他們發現機會,便會迅速駐馬止步,靜坐在馬背上,迅速挽弓射出一箭,再頭也不回的策馬而逃。”

···

“如此反覆之下,我漢家將士時刻緊繃心絃,又反覆挽弓搭箭,便會身心俱疲不說,還會將箭羽逐漸消耗殆盡。”

“等我漢軍弓弩兵無法再挽弓,匈奴人才會真正發起衝鋒——策馬撞入我漢軍陣列當中,再下馬肉搏。”

“邊打邊尋找機會,重新翻身上馬,再策馬撞飛數人,而後再下馬肉搏……”

“如此反覆,便是匈奴騎兵最常用的作戰方式……”

聽韓頹當說起這些戰陣之事,劉榮自是當即來了興趣,滿懷著對知識的渴望,靜靜等候起韓頹當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