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103章 拉了一坨大的
早先,齊系七王中,有六人都答應了吳王劉濞:只要吳楚舉兵,我們便立刻響應!
至於齊系最弱小的城陽王,成為了齊系唯一忠於長安的忠臣,劉濞也大致明白齊系‘留個火種,以防萬一"的打算,便也沒太當回事。
但膠東、膠西二國會被堵在膠東半島上,劉濞卻是想都沒想過。
——就算城陽過不去,不也還有齊國嘛!
從齊國出半島,順便與齊軍合兵,再一起西進不就好了?
現在可倒好:齊王劉將閭,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反悔了,不玩兒了。
反悔也就罷了——好歹把膠東半島的膠東、膠西兩國兵馬,從齊國放出
半島也行啊?
但劉將閭卻擺出一副誓死效忠長安的架勢,直接把齊國東、西兩側都給封鎖!
這就導致齊國以東,膠西、膠東二國雖舉了兵,卻被困在了膠東半島上,根本就無法將軍隊開入中原;
位於齊國以西的濟南、淄川二國,也礙於齊國反水,而不敢把後背丟給大哥劉將閭,只能派兵到邊境線,和齊***隊對峙。
如此一來,原本‘齊系七王,反者有六"的樂觀局面,因齊王劉將閭的反水而頓生劇變!
——城陽早就表示要做忠臣,如今齊王劉將閭也反水;
膠西、膠東因此被堵在半島上,不得不向西攻打齊國;
濟南、淄川二國不敢把後背交給齊國,也只得向東進攻齊國,試圖與膠西、膠東合力,四國自東、西兩兩夾擊,看能不能把齊國打下來,或是逼齊王劉將閭舉兵。
再加上那個親自去修城牆,導致被郎中令捉拿,從而失了兵權的蠢貨濟北王……
還沒開打呢,齊系七王,這就已經出了一個忠臣城陽,一個囚徒濟北;
剩下五個,則都在齊國東、西兩側國境線,恨不能打出狗腦子……
“豎子匹夫……”
“不相與謀!!!”
縱是養氣功夫如何了得,吳王劉濞也終是再也壓制不住怒火,在面前堪輿之上猛地砸下一拳!
只那堪輿本就是懸掛著的,堪輿後,並沒有牆面或者其他的支撐。
劉濞這一拳下去,那一塊代表著齊地的部分,便當即被轟出了一個黑乎乎的洞。
也恰恰是在看到這個被自己砸出的洞之後,吳王劉濞,也終於下定了決心。
“不能再拖了!”
“齊系、淮南系都指望不上,趙王又非要等匈奴人有了動靜再動手!”
“趙王可以等匈奴人,我們或許也可以等。”
“——但長安朝堂,可不會等我吳、楚、趙三國合兵,再配合著關外的匈奴人,向西挺進睢陽。”
“再等下去,等關中組織起軍隊,我們的大軍,恐怕就無法送到睢陽城下了。”
作為曾跟在太祖高皇帝身邊,身處長安中央陣營,領兵攻打關東叛亂諸侯的老宗親,吳王劉濞對長安中央的調動能力,可謂是清楚的不能更清楚。
——早在太祖皇帝之時,關中就能在丞相府一紙政令下,迅速組織起數以十萬計的軍隊!
當年,太祖高皇帝於彭城戰敗,被霸王項羽率領三萬鐵騎,從楚都彭城一路殺到滎陽時,更是葬送了足足五十六萬大軍!
一路上,太祖高皇帝倉皇逃命,更是急的直把孝惠皇帝、魯元公主姐弟往車下踢!
之後又跑去找大舅哥呂澤,以‘敕封王太子"換得舅哥手裡的兵權,才得以順利返回滎陽。
而後呢?
一場彭城大敗,太祖皇帝丟了足足五十六萬大軍!
結果不到半年的功夫,蕭何蕭相國便又從關中,召集了近二十萬人的軍隊,以供太祖皇帝繼續與霸王對峙!
而這,都還只是五十多年前,秦末戰火未熄、天下紛亂多年,民居十室九空,百姓多半逃進深山老林避難的時代,長安所能具備的組織調動能力。
現在呢?
經過五十多年——尤其是先帝那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關中現在有多少人?
長安丞相府,又有怎樣的組織調動能力?
就算沒能掌握準確數據,吳王劉濞也能估摸個大概;
——在既不影響百姓耕作,也不影響官府正常運轉,以及郡縣地方治安狀況的前提下,長安中央便能從關中,無壓力抽調出至少三十萬兵力!
這三十萬,還只是‘無壓力"抽調;
若是狠得下心,願意犧牲一部分地區的治安狀況,又或是一定程度上犧牲百姓的耕作,乃至邊牆某個區域的防務……
“如果像寡人這般,盡發關中可戰之男丁……”
“關中民百萬戶,長安朝堂,怕是能抽調出一支百萬之眾的大軍,亦未可知……”
在後世人,甚至後世的許多朝代看來,這或許都有些過於理想化。
百萬戶民,抽百萬口丁?
一戶抽一丁?
就算能湊夠百萬大軍,也頂多是一群拿著鎬頭,甚至直接就是揮舞木叉的農夫大軍、烏合之眾吧?
但吳王劉濞很清楚:在如今漢室,一戶抽一丁,絕對不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因為早在開國之時,太祖高皇帝便定下規矩:士不教,不得徵。
自有漢以來,漢家男子從十四歲開始,便都要在每年冬天的農閒,參加由當地縣衙組織的、為期一個月的冬訓,以磨練軍事技巧。
至於齊系最弱小的城陽王,成為了齊系唯一忠於長安的忠臣,劉濞也大致明白齊系‘留個火種,以防萬一"的打算,便也沒太當回事。
但膠東、膠西二國會被堵在膠東半島上,劉濞卻是想都沒想過。
——就算城陽過不去,不也還有齊國嘛!
從齊國出半島,順便與齊軍合兵,再一起西進不就好了?
現在可倒好:齊王劉將閭,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反悔了,不玩兒了。
反悔也就罷了——好歹把膠東半島的膠東、膠西兩國兵馬,從齊國放出
半島也行啊?
但劉將閭卻擺出一副誓死效忠長安的架勢,直接把齊國東、西兩側都給封鎖!
這就導致齊國以東,膠西、膠東二國雖舉了兵,卻被困在了膠東半島上,根本就無法將軍隊開入中原;
位於齊國以西的濟南、淄川二國,也礙於齊國反水,而不敢把後背丟給大哥劉將閭,只能派兵到邊境線,和齊***隊對峙。
如此一來,原本‘齊系七王,反者有六"的樂觀局面,因齊王劉將閭的反水而頓生劇變!
——城陽早就表示要做忠臣,如今齊王劉將閭也反水;
膠西、膠東因此被堵在半島上,不得不向西攻打齊國;
濟南、淄川二國不敢把後背交給齊國,也只得向東進攻齊國,試圖與膠西、膠東合力,四國自東、西兩兩夾擊,看能不能把齊國打下來,或是逼齊王劉將閭舉兵。
再加上那個親自去修城牆,導致被郎中令捉拿,從而失了兵權的蠢貨濟北王……
還沒開打呢,齊系七王,這就已經出了一個忠臣城陽,一個囚徒濟北;
剩下五個,則都在齊國東、西兩側國境線,恨不能打出狗腦子……
“豎子匹夫……”
“不相與謀!!!”
縱是養氣功夫如何了得,吳王劉濞也終是再也壓制不住怒火,在面前堪輿之上猛地砸下一拳!
只那堪輿本就是懸掛著的,堪輿後,並沒有牆面或者其他的支撐。
劉濞這一拳下去,那一塊代表著齊地的部分,便當即被轟出了一個黑乎乎的洞。
也恰恰是在看到這個被自己砸出的洞之後,吳王劉濞,也終於下定了決心。
“不能再拖了!”
“齊系、淮南系都指望不上,趙王又非要等匈奴人有了動靜再動手!”
“趙王可以等匈奴人,我們或許也可以等。”
“——但長安朝堂,可不會等我吳、楚、趙三國合兵,再配合著關外的匈奴人,向西挺進睢陽。”
“再等下去,等關中組織起軍隊,我們的大軍,恐怕就無法送到睢陽城下了。”
作為曾跟在太祖高皇帝身邊,身處長安中央陣營,領兵攻打關東叛亂諸侯的老宗親,吳王劉濞對長安中央的調動能力,可謂是清楚的不能更清楚。
——早在太祖皇帝之時,關中就能在丞相府一紙政令下,迅速組織起數以十萬計的軍隊!
當年,太祖高皇帝於彭城戰敗,被霸王項羽率領三萬鐵騎,從楚都彭城一路殺到滎陽時,更是葬送了足足五十六萬大軍!
一路上,太祖高皇帝倉皇逃命,更是急的直把孝惠皇帝、魯元公主姐弟往車下踢!
之後又跑去找大舅哥呂澤,以‘敕封王太子"換得舅哥手裡的兵權,才得以順利返回滎陽。
而後呢?
一場彭城大敗,太祖皇帝丟了足足五十六萬大軍!
結果不到半年的功夫,蕭何蕭相國便又從關中,召集了近二十萬人的軍隊,以供太祖皇帝繼續與霸王對峙!
而這,都還只是五十多年前,秦末戰火未熄、天下紛亂多年,民居十室九空,百姓多半逃進深山老林避難的時代,長安所能具備的組織調動能力。
現在呢?
經過五十多年——尤其是先帝那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關中現在有多少人?
長安丞相府,又有怎樣的組織調動能力?
就算沒能掌握準確數據,吳王劉濞也能估摸個大概;
——在既不影響百姓耕作,也不影響官府正常運轉,以及郡縣地方治安狀況的前提下,長安中央便能從關中,無壓力抽調出至少三十萬兵力!
這三十萬,還只是‘無壓力"抽調;
若是狠得下心,願意犧牲一部分地區的治安狀況,又或是一定程度上犧牲百姓的耕作,乃至邊牆某個區域的防務……
“如果像寡人這般,盡發關中可戰之男丁……”
“關中民百萬戶,長安朝堂,怕是能抽調出一支百萬之眾的大軍,亦未可知……”
在後世人,甚至後世的許多朝代看來,這或許都有些過於理想化。
百萬戶民,抽百萬口丁?
一戶抽一丁?
就算能湊夠百萬大軍,也頂多是一群拿著鎬頭,甚至直接就是揮舞木叉的農夫大軍、烏合之眾吧?
但吳王劉濞很清楚:在如今漢室,一戶抽一丁,絕對不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因為早在開國之時,太祖高皇帝便定下規矩:士不教,不得徵。
自有漢以來,漢家男子從十四歲開始,便都要在每年冬天的農閒,參加由當地縣衙組織的、為期一個月的冬訓,以磨練軍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