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104章 西進!

如今,梁國都城:睢陽的守備力量是怎樣的?

——和長安的丞相申屠嘉,能輕易推斷出‘大概率不足十萬"一樣:同為開國老臣的吳王劉濞,也同樣能很輕鬆的得出這個結論。

但睢陽這一戰,可絕非吳楚聯軍四十萬,睢陽守軍不足十萬——四十萬對十來萬,優勢在我這麼簡單。

睢陽之戰,必將是一場慘烈的攻城戰!

從戰鬥爆發,一直到戰爭結束,睢陽城,都會是一臺張開血盆大口,擇人而噬的絞肉機。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分之,少則守之,不若則逃之。

翻譯成白話,便是——當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才可以對敵人採取包圍;

——有五倍於敵人的兵力,才可以採取主動進攻;

——兩倍於敵人,則可以放開手腳正面對戰;

——勢均力敵,則應當分兵兩處,互為犄角,彼此照應。

——兵力少於敵方,便要據險、據城而守;

——守都守不住,那就要逃。

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劉濞如今手握吳楚聯軍,不過四十萬兵馬,頂多也就是勉強滿足‘五則攻之"。

而一場攻城戰,本該是‘十則圍之"的敵我兵力,才能有較大把握的。

對於大將軍田祿伯‘分兵五萬"的要求,吳王劉濞,當然也就不可能答應了。

自然,也還有一些話,劉濞不方便說透。

正如方才那小將所言:當年的太祖高皇帝,便是趁著霸王項羽在函谷關碰的頭破血流,偷偷繞道武關,才得以‘先入關中"的。

讓田祿伯再走一遍當年,太祖高皇帝走過的路,那吳王劉濞,豈不成了又一個楚霸王?

劉濞自認沒有霸王的本事,若是無法攻破函谷關,也絕對不會有機會,在關中給田祿伯再設一場鴻門宴。

所以……

“大將軍,還是跟在寡人身邊,助寡人攻打睢陽吧。”

“只要攻破了睢陽,把大軍送到函谷關下,我大軍,便算是大業已成!”

“根本不用去函谷關死磕——只要將軍隊送到函谷關下,關中人心大亂,長安天子身下的御榻,便要開始燙屁股了……”

溫和中帶著些強硬,又不乏詼諧的一番話,惹得帳內眾將一陣嗤笑起來,氣氛也隨之緩和了下去。

就連大將軍田祿伯,也只是多問了一嘴‘楚王怎麼才出兵十萬?"之後,便沒再多言。

對於劉濞的推斷,帳內眾將——包括大將軍田祿伯,都深以為然。

當年,太祖劉邦、霸王項羽起兵抗秦,從秦廷的立場來看,是賊子作亂謀逆;

但如今,吳楚聯軍近逼關中,從天下人的角度來看,卻是‘同室操戈"。

說直白點,便是二世之時,秦廷每個人都清楚:若是敗了,那嬴秦便要亡國家、亂社稷!

大傢伙有一個算一個,都吃棗藥丸!

而如今,長安朝堂之上,恐怕不乏有人抱著‘反正都是老劉家的人,誰坐皇位都一樣"的想法,一邊恪盡職守,一邊隨時做好簞食壺漿,以迎吳楚的準備。

——反正又不會亡國,漢家也還是那個漢家;

不過是換個姓劉的,去坐未央宮那張御榻罷了。

二十多年前,不就換過一次麼……

“誒,大王?”

“既然只需要把軍隊送到函谷關下,我大軍,又何必去死磕睢陽呢?”

輕鬆的歡笑聲中,一聲稚氣未脫的聲音,將帳內眾將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待看清那開口之人,大部分人的面容之上,便都流露出一抹輕蔑之色。

反倒是大將軍田祿伯,略帶些欣賞的看向那小將,目光中甚至還隱隱帶著些期許。

至於吳王劉濞,更是在聽到那小將的聲音時,面上便立刻掛上了由衷笑意。

“是寡人的幼虎啊”

“來,大膽說!”

對於這小將,吳王劉濞是由衷讚賞的。

這小將,名:桓霸,是吳國新生代將領中,唯一一個有望接替田祿伯,為吳王劉濞委以大事的年輕才俊。

雖然稚嫩了些,但每每都能有奇思妙想,縱使有些不著邊際,吳王劉濞,也很樂意給這個年輕人機會,以好生磨礪一番。

對於劉濞的意圖,大將軍田祿伯顯然也有所感知,故而在平日裡,也是對這位後生晚輩提攜有加。

也就難怪眾吳將,會將這小將桓霸,視作驟然貴幸的女幹佞小人了。

“稟大王!”

便見小將桓霸自信的一拱手,旋即大步上前,走到帳內懸掛的堪輿前。

將手點在彭城,而後一路向左滑——劃過整個淮陽郡,甚至到了那處標記為‘睢陽"的大紅圈,手指也絲毫沒有停下的徵兆;

而是在‘睢陽"上方畫了個半圓,直接滑到了睢陽以西!

待吳王劉濞本能的眯起眼角,小將桓霸才回過身,傲然道:“我吳國的將士,大都是由步兵組成,而長安朝堂的軍隊,則多為車騎。”

“如果是在遼闊的平原上作戰,那對我大軍而言極為不利,又極其有利於朝堂車騎馳騁。”

“所以在我看來,大王在率軍西進的路上,與其逢城必攻,不如直接繞過沿途所有的城池——包括梁都睢陽,也完全可以直接繞過去!”

“一路繞行、疾馳到睢陽以西,大王可以先佔據敖倉,以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充足糧草,之後又可以佔領洛陽,從而獲得洛陽武庫的無數兵器、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