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博望苑
“因為單靠俸祿,官員們別說是迎來往送了,甚至就連自己家中的妻兒老小,都未必能養得活。”
“反過來說:佃租於太子私苑的農人,便也天然是儲君最可信的班底。”
“後來,先帝讓朕組建太子衛隊,朕也從這些佃農家中,挑選了數百青壯。”
···
“官場上也是。”
“雖然這是關中遍地餓殍、百姓民易子相食時的糧價,但也足以解釋凡太祖皇帝一朝,關中糧價,為何從不曾掉下三千錢每石。”
“再者,開國之時,凡朝中三公九卿——甚至是凡二千石的官員,乃至於地方郡守,都大多是有封國的徹侯,有封國產出的租稅,根本瞧不上俸祿那仨瓜倆棗。”
說著,天子啟不由含笑側過頭,望向劉榮的目光中,更明帶上了一抹自豪之色。
“只不過這句話,說的並不是長安的百姓,而是單純在說官員。”
“——哪怕是按二千錢來算,蕭相國一年的俸祿,也是錢四百萬,外加價值四百萬錢的糧米。”
見劉榮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天子啟面上笑容更甚。
“但現在,別說是公、卿一級——到了先帝時,甚至就連丞相,都是關內侯臨時加封為徹侯,才得以順利上任。”
“丞相尚且如此,其餘公卿,乃至於那些千石以上的中層官員,自然更是少有徹侯。”
“沒有封國,只能指望俸祿,偏偏糧價自開國時降到如今,已經降到了彼時的三十分之一。”
“但官員俸祿,卻至今都沒有變過分毫——丞相仍舊實俸四千石,朝中公卿,也仍舊是按照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的秩比,領著兩千石上下的實俸……”
一口氣將這段話說出口,劉榮也是不由有些氣息急促,便稍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呼吸。
而後,才長呼一口氣,悠悠道:“確實難吶~”
“堂堂九卿,秩中二千石,實俸二千四百石,折錢卻只有不到十七萬錢。”
“折金才十七金,連一件像樣的少府瓷器都買不到……”
含笑低著頭,負手緩行於路上,聽劉榮說起當下,漢家官員的超低俸祿,天子啟本還為劉榮能看透其中的關鍵而感到欣慰。
到最後,聽劉榮以少府瓷器來作為等價物,以‘九卿一年俸祿,買不起一件瓷器’來作類比,天子啟更是莞爾一笑,自然地抬起手,在劉榮的肩上親拍了拍,便也順勢將手搭上了劉榮肩上。
“太子為我漢家,尋了個好財路。”
“——過去這幾年,少府憑出售瓷器所得的利,幾乎能承擔朝堂平定吳楚之亂的一半支出。”
“但瓷器,終歸是一件華而不實的玩物。”
“吳楚亂平之後,朝堂便要大刀闊斧,削奪諸侯王的諸多權柄。”
“權柄沒了,諸侯藩王的財富,便也會慢慢變少,直到有一天,也和長安朝堂的九卿一樣,連一件瓷器都買不起。”
“待彼時,少府的瓷器,恐怕就會有價無市,縱是作價千金,也很難找到買家了……”
聽聞此言,劉榮表面上乖巧點下頭,暗下卻是微微搖了搖頭。
在很多時候,劉榮都很難因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而在這些當下時代的傑出者面前,取得什麼明顯優勢。
或者應該說:穿越者身份,為劉榮帶來的優勢,只有兩樣。
——天眼,即對歷史脈絡的先知先覺;
以及跨越兩千多年的宏偉視角,所帶來的大局觀。
天子啟說:吳楚之亂平定之後,諸侯王們會越來越窮,早晚有一天,會買不起少府的瓷器。
劉榮承認這一點。
作為少府瓷器項目的第一責任人,劉榮也同樣清楚:過去這幾年,少府瓷器超過八成的客戶,都是漢家的宗親藩王群體。
剩下兩成,也大多是豪商巨賈,以及部分閒散徹侯。
但劉榮不會告訴——也無法告訴天子啟的是:在未來,漢家的商人群體,必定會在諸侯藩王們的屍骸上汲取營養,而後便如雨後春筍般,在關東大地遍地開花。
道理很簡單;
——財富,並不會因為某個人、某個群體的貧窮,而消失在這片天地之間,而是會被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群體所擁有。
諸侯王們權柄被削奪,斂財能力下降,也只會讓那些不再能被諸侯王們斂入懷中的財富,流入到其他群體的錢袋中。
故而,對於漢商們將來的購買力,劉榮抱以極大的自信和期待。
“畢竟在太史公的《貨殖列傳》裡,武帝一朝,足以稱之為‘富可敵國’的豪商,便不下五指之數啊……”
“嘿;”
“這麼多錢,不被少府賺回來做軍費,難道要讓他們帶進土裡、埋進墓裡?”
如是想著,劉榮便也將思緒收回,做出一副‘瓷器沒人買了,確實很讓人頭疼’的嚴峻之色。
天子啟卻並沒有在瓷器的話題上停留太多,而是沿著官員俸祿的話題,繼續往下道:“官員買不起瓷器,不算奇怪。”
“但九卿級別的高官,一年所得都買不起一件瓷器——這就有些聳人聽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