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41章 周亞夫…可惜嘍~
“至於細柳營,若陛下瞧得上,那便不必過問操演事宜,讓少府調撥錢、糧養著便是。”
“若看不上,臣有條侯、絳侯兩個徹侯封國,上萬戶食邑;”
“雖養不起細柳營那兩萬多將士,但也總歸不至於讓麾下的老夥計們,吃不飽肚子、穿不上暖衣。”
周亞夫若是不說這話,劉榮倒還真有些遲疑。
——單就細柳營戰力強悍這一點,周亞夫還真沒吹牛。
將這樣一支早就形成戰鬥力,而且還是強悍戰力的老派部隊,整編成一支無法確定戰鬥力高低的新部隊——尤其還是以弓弩遠程打擊為主要作戰方式的部隊,確實有一些可惜。
如果不是看中了細柳營兵卒的強悍戰力,又實在沒有其他替代品,劉榮還真有點捨不得。
但在周亞夫說出這麼一番大逆不道的話之後,劉榮對細柳營的最後一點糾結,也算是徹底煙消雲散。
——細柳營,必須整編!
如果沒法整編,那就遣散!
無論如何,都絕不能讓細柳營,繼續以‘周亞夫的軍隊’的性質繼續存在下去!
明確了這一點,劉榮接下來的話語,便也帶上了一股莫名的清冷和疏離。
“條侯此言,怕是昨夜吃的酒還沒醒?”
···
“呵,還麾下將士呢……”
“——早在太宗孝文皇帝十九年,條侯便不再掌握細柳營的兵權,專任中尉。”
“時隔十四年——條侯在過去十四年的時間裡,唯一一次同細柳營產生瓜葛,便是孝景皇帝三年,吳楚七國之亂時,條侯領太尉出征平叛,請求孝景皇帝調撥細柳營部分將官隨行。”
“叛亂平定之後,這些細柳將官也都回到了細柳營,或加官、或進爵;”
“只是並不曾有哪怕一個人,被任命到當時的丞相府?”
滿是譏諷的說著,劉榮不由眼皮一抬,撇了眼身旁不遠處的郎中令周仁;
待周仁配合著露出一個失笑的表情,才正身再道:“細柳營,是太宗孝文皇帝年間,匈奴大舉南下北地、隴右,大軍兵臨簫關,先鋒火燒回中宮。”
“——長安百里現胡騎,太宗皇帝恐國本不穩,方下令條侯屯兵細柳以備胡。”
“既是備胡,又是在長安附近屯兵備胡,那早在當年,匈奴人北上退去的時候,細柳營便該遣散。”
“卻是不知為何:本只是臨時屯駐於細柳的備胡兵,卻至今都還作為‘細柳營’而存在,始終不曾被遣散?”
“又為何我漢家的細柳營——我漢家的少府出錢、出糧養著的細柳營,如今卻連整編與否,都要當朝天子先徵得條侯同意???”
慢條斯理的說完這些話,劉榮便再度端起了茶碗。
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端茶送客’的說法,但劉榮一副不願再多說的架勢,擺明了是在對周亞夫說:走好不送。
風風火火而來,自認為向劉榮擺明了利害,卻只得到這麼一個結果,周亞夫愣了足有好一會兒。
為什麼?
陛下為什麼就非得要整編細柳營?
現成的戰鬥力不要了?
老派英雄部隊的榮耀,不要了?
只是周亞夫怎都想不通的是:劉榮之所以要整編細柳、棘門、霸上三軍——尤其是細柳營,並非完全是為了得到三支能很快具備戰鬥力的常備野戰軍。
霸上、棘門二軍,自建立編制至今,雖然也參加了大大小小不少戰爭,但始終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
時至今日,這兩支建立已經超過二十年的中央直屬準常備武裝,甚至都還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精神屬性。
好比令勉的飛狐軍,早就將一整套馳援長城防線的戰鬥預案,以及獨屬於自己的‘京觀’文化刻入靈魂。
但凡是個漢人,看到某地有頭骨壘砌成的京觀,都能立刻判斷出在這個地方,曾發生過一次有飛狐軍參加的戰爭。
再比如細柳營,以嚴明到令人髮指的軍紀聞名天下,以至於雁門出了個同樣志軍從嚴的程不識,天下人第一反應便是:這是條侯周亞夫培養的才俊吧?
類似的精神屬性,或者說是‘軍魂’,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支常備武裝的根本。
但霸上、棘門二軍,卻至今都還沒有具備屬於自己的軍魂。
當一天兵吃一天餉,哪天被遣散就回家種田,是這兩支部隊普行的價值。
要不是有這兩支部隊的兵員:關中子弟的單兵素質託底,這兩支部隊和尋常郡國兵,怕是也看不出有多大區別。
“若看不上,臣有條侯、絳侯兩個徹侯封國,上萬戶食邑;”
“雖養不起細柳營那兩萬多將士,但也總歸不至於讓麾下的老夥計們,吃不飽肚子、穿不上暖衣。”
周亞夫若是不說這話,劉榮倒還真有些遲疑。
——單就細柳營戰力強悍這一點,周亞夫還真沒吹牛。
將這樣一支早就形成戰鬥力,而且還是強悍戰力的老派部隊,整編成一支無法確定戰鬥力高低的新部隊——尤其還是以弓弩遠程打擊為主要作戰方式的部隊,確實有一些可惜。
如果不是看中了細柳營兵卒的強悍戰力,又實在沒有其他替代品,劉榮還真有點捨不得。
但在周亞夫說出這麼一番大逆不道的話之後,劉榮對細柳營的最後一點糾結,也算是徹底煙消雲散。
——細柳營,必須整編!
如果沒法整編,那就遣散!
無論如何,都絕不能讓細柳營,繼續以‘周亞夫的軍隊’的性質繼續存在下去!
明確了這一點,劉榮接下來的話語,便也帶上了一股莫名的清冷和疏離。
“條侯此言,怕是昨夜吃的酒還沒醒?”
···
“呵,還麾下將士呢……”
“——早在太宗孝文皇帝十九年,條侯便不再掌握細柳營的兵權,專任中尉。”
“時隔十四年——條侯在過去十四年的時間裡,唯一一次同細柳營產生瓜葛,便是孝景皇帝三年,吳楚七國之亂時,條侯領太尉出征平叛,請求孝景皇帝調撥細柳營部分將官隨行。”
“叛亂平定之後,這些細柳將官也都回到了細柳營,或加官、或進爵;”
“只是並不曾有哪怕一個人,被任命到當時的丞相府?”
滿是譏諷的說著,劉榮不由眼皮一抬,撇了眼身旁不遠處的郎中令周仁;
待周仁配合著露出一個失笑的表情,才正身再道:“細柳營,是太宗孝文皇帝年間,匈奴大舉南下北地、隴右,大軍兵臨簫關,先鋒火燒回中宮。”
“——長安百里現胡騎,太宗皇帝恐國本不穩,方下令條侯屯兵細柳以備胡。”
“既是備胡,又是在長安附近屯兵備胡,那早在當年,匈奴人北上退去的時候,細柳營便該遣散。”
“卻是不知為何:本只是臨時屯駐於細柳的備胡兵,卻至今都還作為‘細柳營’而存在,始終不曾被遣散?”
“又為何我漢家的細柳營——我漢家的少府出錢、出糧養著的細柳營,如今卻連整編與否,都要當朝天子先徵得條侯同意???”
慢條斯理的說完這些話,劉榮便再度端起了茶碗。
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端茶送客’的說法,但劉榮一副不願再多說的架勢,擺明了是在對周亞夫說:走好不送。
風風火火而來,自認為向劉榮擺明了利害,卻只得到這麼一個結果,周亞夫愣了足有好一會兒。
為什麼?
陛下為什麼就非得要整編細柳營?
現成的戰鬥力不要了?
老派英雄部隊的榮耀,不要了?
只是周亞夫怎都想不通的是:劉榮之所以要整編細柳、棘門、霸上三軍——尤其是細柳營,並非完全是為了得到三支能很快具備戰鬥力的常備野戰軍。
霸上、棘門二軍,自建立編制至今,雖然也參加了大大小小不少戰爭,但始終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
時至今日,這兩支建立已經超過二十年的中央直屬準常備武裝,甚至都還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精神屬性。
好比令勉的飛狐軍,早就將一整套馳援長城防線的戰鬥預案,以及獨屬於自己的‘京觀’文化刻入靈魂。
但凡是個漢人,看到某地有頭骨壘砌成的京觀,都能立刻判斷出在這個地方,曾發生過一次有飛狐軍參加的戰爭。
再比如細柳營,以嚴明到令人髮指的軍紀聞名天下,以至於雁門出了個同樣志軍從嚴的程不識,天下人第一反應便是:這是條侯周亞夫培養的才俊吧?
類似的精神屬性,或者說是‘軍魂’,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支常備武裝的根本。
但霸上、棘門二軍,卻至今都還沒有具備屬於自己的軍魂。
當一天兵吃一天餉,哪天被遣散就回家種田,是這兩支部隊普行的價值。
要不是有這兩支部隊的兵員:關中子弟的單兵素質託底,這兩支部隊和尋常郡國兵,怕是也看不出有多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