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51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
“既然如此,陛下為何不讓酈車騎全力馳援朝那塞,直接將匈奴人堵在過門外,反而是將朝堂派出的援軍,都部署在關中門戶呢?”
“即便是要以關中為重、為先,也完全不必如此謹小慎……”
說到最後,周仁自己都覺得言辭有些過了,當即便悻悻止住話頭,強笑兩聲,而後便在劉榮意味深長的目光注視下,稍有些無奈的低了下頭。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確實是這個時代賦予武將的特權。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這些‘在外不受君命’的將領,早在出徵之前,其實就已經被制定好大的戰略方針了。
在外不受君命,僅僅只是具體操作中擁有自主權,但朝堂定下的戰略方針,那是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的。
就好比當年,吳楚七國之亂,朝堂給太尉周亞夫定下的戰略方針,便是在確保戰火不會波及關中、燒不到函谷關,且滎陽敖倉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儘快平定叛亂。
然後朝堂就撒手不管,隨便周亞夫怎麼折騰了。
就連周亞夫坐視睢陽血戰而不救,彼時的天子啟也能兩手一攤:沒辦法,周亞夫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朝堂制定好的戰略目標,周亞夫卻是一點折扣都不敢打,最後也是超額完成任務。
班師回朝之後,其實也還是有不少人指責周亞夫——尤其是東宮太后,更是暗下把周亞夫說成了逆賊、亂臣!
結果怎麼著?
周亞夫不也還是該吃吃該喝喝,過了把丞相的癮不說,還做了太子三師之一的太保嗎?
什麼?
你說周亞夫現在過得很慘?
那就怪不得旁人了,純自己作的……
所以,即便是有心勸諫,周仁心中也清楚:除非劉榮的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否則,酈寄就算是有天大的膽子,也絕不敢將超過一半的部隊開出簫關。
——確保簫關無虞,區區六個字;
但若是匈奴主力犯境,就這六個字,便已是酈寄用上吃奶的力氣,也只敢說‘應該沒問題’的重擔。
周仁原本想的,是探探劉榮的口風,再伺機勸諫一番。
畢竟這麼多年以來,劉榮一直是秉持著什麼事都有商有量,只要臣下說的有道理,就都會認真探討一番的形象。
卻不料此番,劉榮在這件事的態度上,居然會如此堅定;
以至於周仁心中,都生出了一個荒唐的念頭。
——若不是劉榮也姓劉,也是漢家的皇族,更直接就是皇帝本人,周仁怕不是要以為劉榮此番,是要把整個北地、隴右二郡打包賣給匈奴人了……
“依卿之見,酈寄那一萬援軍,可否能解朝那塞燃眉之急?”
思慮間,劉榮冷不丁發出一問,周仁自是趕忙抬起頭;
見劉榮依舊一副雲清風淡,好整以暇的姿態,便略有些狐疑的開口道:“若是走的快一些,當是能保朝那塞不在短期內被攻破。”
“但兵力差距太大,恐怕傷亡並不會小。”
便見劉榮溫聲點下頭,自顧自道:“如此說來,首戰,便是稍顯頹勢,卻也不至於兵敗城破。”
“然否?”
輕聲一語,待周仁下意識點下頭,劉榮面上笑意更甚。
當即再道:“彼時,朝堂會是怎樣一番場景?”
“朝中,又會是怎樣的物論風向?”
這一問,卻是讓周仁皺起了眉頭。
首戰不利,損兵折將,朝堂自然是人心不安;
為了後續戰況朝著有利於漢家的方向發展,自然免不得有點子王跳出來。
之後,自然是像周仁今天這般,勸劉榮行詔酈寄,將更多兵力送往朝那塞支援。
然後……
!
突然間,一種可能性出現在周仁腦海中,惹得周仁頓時瞪大雙眼!
抬起頭,卻看見劉榮嘴角正噙著一抹耐人尋味的笑意,微微眯了眯眼角,旋即便若無旁人般移開目光。
只嘴上,劉榮仍不忘自顧自說道:“卿今日勸諫朕,自然是忠肝義膽,為國為民。”
“但彼時,整個朝堂群起而攻朕‘年少無知’,可就不知有多少居心叵測之輩混入其中,以勸諫之名,行悖君之實了……”
“——甚至未必就不會有人,打著‘為宗廟社稷計’的旗號,勸朕暫退幕後,以待加冠親政。”
“而後,便是太皇太后坐鎮朝堂,再行和親以安胡……”
說到最後,劉榮終是收起面上的所有笑意,略有些淡漠的昂起頭;
凝望向殿門外,悠悠開口道:“交給卿一個任務。”
“——從今日開始,密切關注朝中公卿重臣,乃至千石及以上官員的一舉一動。”
“誰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朕都要一五一十的知道。”
“尤其是有關邊關戰事,以及東宮太后的話,務必一字不落的呈上來。”
話音落下,周仁早已是肝膽俱裂的跪倒在地,語顫著從嘴裡擠出‘領命’二字;
卻見劉榮稍側過身,居高臨下的斜眼俯視向周仁,耐人尋味道:“今日之事,放出風去。”
“便說,郎中令勸朕全力支援朝那塞。”
“朕,很猶豫……”
···
······
“即便是要以關中為重、為先,也完全不必如此謹小慎……”
說到最後,周仁自己都覺得言辭有些過了,當即便悻悻止住話頭,強笑兩聲,而後便在劉榮意味深長的目光注視下,稍有些無奈的低了下頭。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確實是這個時代賦予武將的特權。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這些‘在外不受君命’的將領,早在出徵之前,其實就已經被制定好大的戰略方針了。
在外不受君命,僅僅只是具體操作中擁有自主權,但朝堂定下的戰略方針,那是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的。
就好比當年,吳楚七國之亂,朝堂給太尉周亞夫定下的戰略方針,便是在確保戰火不會波及關中、燒不到函谷關,且滎陽敖倉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儘快平定叛亂。
然後朝堂就撒手不管,隨便周亞夫怎麼折騰了。
就連周亞夫坐視睢陽血戰而不救,彼時的天子啟也能兩手一攤:沒辦法,周亞夫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朝堂制定好的戰略目標,周亞夫卻是一點折扣都不敢打,最後也是超額完成任務。
班師回朝之後,其實也還是有不少人指責周亞夫——尤其是東宮太后,更是暗下把周亞夫說成了逆賊、亂臣!
結果怎麼著?
周亞夫不也還是該吃吃該喝喝,過了把丞相的癮不說,還做了太子三師之一的太保嗎?
什麼?
你說周亞夫現在過得很慘?
那就怪不得旁人了,純自己作的……
所以,即便是有心勸諫,周仁心中也清楚:除非劉榮的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否則,酈寄就算是有天大的膽子,也絕不敢將超過一半的部隊開出簫關。
——確保簫關無虞,區區六個字;
但若是匈奴主力犯境,就這六個字,便已是酈寄用上吃奶的力氣,也只敢說‘應該沒問題’的重擔。
周仁原本想的,是探探劉榮的口風,再伺機勸諫一番。
畢竟這麼多年以來,劉榮一直是秉持著什麼事都有商有量,只要臣下說的有道理,就都會認真探討一番的形象。
卻不料此番,劉榮在這件事的態度上,居然會如此堅定;
以至於周仁心中,都生出了一個荒唐的念頭。
——若不是劉榮也姓劉,也是漢家的皇族,更直接就是皇帝本人,周仁怕不是要以為劉榮此番,是要把整個北地、隴右二郡打包賣給匈奴人了……
“依卿之見,酈寄那一萬援軍,可否能解朝那塞燃眉之急?”
思慮間,劉榮冷不丁發出一問,周仁自是趕忙抬起頭;
見劉榮依舊一副雲清風淡,好整以暇的姿態,便略有些狐疑的開口道:“若是走的快一些,當是能保朝那塞不在短期內被攻破。”
“但兵力差距太大,恐怕傷亡並不會小。”
便見劉榮溫聲點下頭,自顧自道:“如此說來,首戰,便是稍顯頹勢,卻也不至於兵敗城破。”
“然否?”
輕聲一語,待周仁下意識點下頭,劉榮面上笑意更甚。
當即再道:“彼時,朝堂會是怎樣一番場景?”
“朝中,又會是怎樣的物論風向?”
這一問,卻是讓周仁皺起了眉頭。
首戰不利,損兵折將,朝堂自然是人心不安;
為了後續戰況朝著有利於漢家的方向發展,自然免不得有點子王跳出來。
之後,自然是像周仁今天這般,勸劉榮行詔酈寄,將更多兵力送往朝那塞支援。
然後……
!
突然間,一種可能性出現在周仁腦海中,惹得周仁頓時瞪大雙眼!
抬起頭,卻看見劉榮嘴角正噙著一抹耐人尋味的笑意,微微眯了眯眼角,旋即便若無旁人般移開目光。
只嘴上,劉榮仍不忘自顧自說道:“卿今日勸諫朕,自然是忠肝義膽,為國為民。”
“但彼時,整個朝堂群起而攻朕‘年少無知’,可就不知有多少居心叵測之輩混入其中,以勸諫之名,行悖君之實了……”
“——甚至未必就不會有人,打著‘為宗廟社稷計’的旗號,勸朕暫退幕後,以待加冠親政。”
“而後,便是太皇太后坐鎮朝堂,再行和親以安胡……”
說到最後,劉榮終是收起面上的所有笑意,略有些淡漠的昂起頭;
凝望向殿門外,悠悠開口道:“交給卿一個任務。”
“——從今日開始,密切關注朝中公卿重臣,乃至千石及以上官員的一舉一動。”
“誰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朕都要一五一十的知道。”
“尤其是有關邊關戰事,以及東宮太后的話,務必一字不落的呈上來。”
話音落下,周仁早已是肝膽俱裂的跪倒在地,語顫著從嘴裡擠出‘領命’二字;
卻見劉榮稍側過身,居高臨下的斜眼俯視向周仁,耐人尋味道:“今日之事,放出風去。”
“便說,郎中令勸朕全力支援朝那塞。”
“朕,很猶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