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80章 禮儀之邦?邦邦邦!

  “甚至於有些人,打自孃胎裡蹦出來的那一天,腰桿子便一直彎著,便以為我漢人的腰桿,他天生就該是彎著的!”

  “對於這種人來說,讓他把腰桿挺直,不亞於讓倒著走路,站著睡覺……”

  竇嬰嘴上說著,面上也不忘做出一副‘國有雄主,不勝榮幸’的模樣,甚至還滿是舒坦的長呼出一口氣。

  卻見一旁,聽聞竇嬰這番隱晦的應答,劉榮卻是嗤笑著側過頭,以異側手的食指,隔空朝著竇嬰點了又點。

  點的竇嬰都有些端不住,帶著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低下頭去,劉榮才含笑搖頭,將目光從竇嬰身上收回;

  遙望向遠方,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與其說,朕主行霸道,至剛至陽,倒不如說朕年少智短,沒能學到太宗皇帝、孝景皇帝的高明手段。”

  “——不具備老辣手腕,這才像個愣頭青一樣,妄圖快刀斬亂麻;”

  “實則,卻是為了一時之快,而為宗廟、社稷,埋下了不知多大的禍根……”

  一番明顯是在批評自己,或者說是在承認錯誤的話,劉榮說出口來,卻莫名帶上了一抹嘲諷意味。

  嘴上故作唏噓的說著,劉榮也不忘悄悄斜過眼,微瞥向身旁的表叔竇嬰。

  但凡有第三人在場,看到劉榮這幅模樣,都會當即明白:劉榮先前那一番自我批評,不過是在釣魚執法,想要看看竇嬰的反應而已。

  竇嬰自然看不到身體斜前方,隱隱背對自己的劉榮,正斜著眼不著痕跡的打量自己;
  可竇嬰也隱約能明白:當今天子榮,從來都不是會主動承認錯誤的性子。

  非但當今劉榮不是——從太祖高皇帝劉邦,到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再到先孝景皇帝劉啟;
  凡是漢家的天子,就沒有哪個具備‘知錯就認,認了就改’的優良品格。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作為肉體凡胎的人,漢天子自然也會犯錯。

  饒是英明神武如太祖高皇帝,德披蒼生如太宗孝文皇帝、陰損為國如孝景皇帝,也都不能免俗。

  但漢家的天子錯過錯,只是犯了錯之後,漢天子或許會私下裡偷偷改正,又或是暗自提醒自己‘下不為例’,明面上卻權當什麼都沒發生;
  但嘴上,漢天子卻絕對不會承認自己‘錯’了!

  舉個最形象的例子。

  就算有一天,劉榮看花了眼,把一頭鹿看成了馬,從而和朝公大臣產生分歧,劉榮也絕不會承認說:不好意思啊,朕眼花了。

  而是會咬死不鬆口,指著鹿就咬定這是一匹馬;

  然後半夜遣人,偷偷把鹿換成馬,再於次日理直氣壯的對朝公叫囂:看,朕說了是馬吧?

  至於這麼做的原因,自然是由於現階段的華夏文明,還處於‘君權神授’這一概念的新興時期。  
  君權神授,代天牧民,意味著‘天子’二字,基本就是字面意思:天神的二子。

  既然是神的兒子,也就是半個在世神,那當然是不會犯錯的咯?
  畢竟後世有句名言:神,是不可以有血條的;

  血條暴露的那一天,便是神跌落神態的開端。

  同樣的道理:在這個時代,神是不可能有錯,也不可能犯錯的。

  自然,至高天神的兒子——天子,也就是實際上的皇帝,也是不可以犯錯的。

  就算客觀上無法避免犯錯,主觀上也絕對不能承認。

  在原本的歷史時間線上,這一現狀,是直到漢武帝那封輪臺罪己詔頒佈,開啟了華夏帝王‘罪己認錯’的開端,才得以初步轉變。

  但與此同時,武帝爺一封罪己詔,也算是以官方立場,承認了天子可能會錯、皇帝可能會犯錯的客觀現實。

  然後,天子就不神聖了;

  臣子就可以嘰嘰歪歪,張口天子失德,閉口天子犯錯——甚至有佼佼者如霍光,明明只是想廢帝另立,卻為了增加自己廢帝的說服力和合法性,而為昌邑王編織一千一百二十七件‘罪過’了。

  可憐海昏侯,在位短短二十七天,卻忙忙碌碌犯下大罪一千一百二十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