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禹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吏來捉人
孟曉山任由毛驢走,肚子咕嚕嚕地響,一邊發愁著該向誰家藉口飯吃。由於是村落,他根本不會想這邊會有社館、飯館之類的,而且現實也確實沒有。
毛驢任性地走著,鈴鐺噹噹地響著。突然它停了下來,不再前行,原地踢踏著蹄子。孟曉山睜開了惺忪的眼皮,看到一家盈實的院子,門口的槐樹枝繁葉茂的,樹下是綠皮的草。驢兒不走,原來是找到了食物,曉山笑了笑,心想這個院子的牆磚是燒結出來的,不是一般農家的土坯牆,想來是個村裡的大戶,索性也到這一家藉口飯來吃。下了驢,便拍了拍門。
開門的是一個孩童,約七、八歲,綁著一條小辮子,小臉紅撲撲的。大眼睛一轉,好奇地奶聲道:“你找誰?我爹爹不在家”。
曉山微蹲下身子:“那你家大人都誰在家呢?”
小孩子正要回答之際,一個婦人從旁邊的廚房衝出去,一把攔住自己的孩子,戒備地看著孟曉山道:“你是誰?要幹什麼?”
孟曉山看到出來的夫人約二十七八,臉上兀自留有一些廚房做飯燒火後的炭黑,頭髮梢上插著白布剪出的花,想來是家裡正在服喪的。他躬身一下,道:“大嫂,您不用擔心,我不是歹人。我是從外地經商到此,現下又餓又累,想向您這兒討口飯吃”。
婦人細眼瞧了瞧曉山,見他臉相普通,風塵僕僕,確實是像行走的過客商人。她道:“可以是可以的,但是現下飯還沒有做好”。
曉山忙道:“沒事兒的,我可以等的!真是多虧大嫂的好心”說著還象徵地拍拍自己飢餓的肚子。
婦人表情有些扭捏,似乎無可奈何,她道:“家中男人不在家,只有臥病在床的老母,和孩子在家,所以不能要你進入房內等待。你若不介意,就在院子裡等吧”。
“明白,好、好”曉山點頭應道。他便尋著院裡的一塊石塊坐下,靜靜地等待。只見那婦人沒有直接進廚房,而是拉著自己的孩子進屋,然後抬出她生病的婆婆,安置在院裡,通過這樣來避開嫌疑,她這才進了廚房。
廚房的煙再次冒了出來,孟曉山無所事事地欣賞著這個院子的佈局,從一顆老槐樹到院子裡放著的鋤具,然後再到坐在躺椅上年邁的老婆婆。
老婆婆微笑示意,雖然身體病地站不起來,但手一直拽著自己的小孫子,似乎有些戒備眼前的年輕人。她咳了咳痰,用年邁的聲音道:“小夥子是哪裡人啊?”
曉山略想一下,應道:“阿婆,我是鯉城人”。
老婆婆密麻的皺紋動了一下,道:“聽你的口音,似乎不像是鯉城的啊?”她抓住孫子的手又緊了緊。
曉山忙微笑解釋道:“阿婆不要誤會,我雖是鯉城人,但常年跟隨家祖奔波於各地,走商久了,自己的口音也越來越變味了”。
老婆婆這才放了心,道:“是啊,走商的都是四海為家,都是混口飯吃,不容易的。”說完,就是一聲長長的唉嘆。
曉山見老人似乎有心事,心想她家人俱都戴著孝,想來肯定是家中老人去了世。正想著如何去安慰她。突然門外傳來急促的拍門聲,“嘭、嘭、嘭、”一個緊一個地,似乎來人很不客氣,門板都快被敲折了一般。
毛驢任性地走著,鈴鐺噹噹地響著。突然它停了下來,不再前行,原地踢踏著蹄子。孟曉山睜開了惺忪的眼皮,看到一家盈實的院子,門口的槐樹枝繁葉茂的,樹下是綠皮的草。驢兒不走,原來是找到了食物,曉山笑了笑,心想這個院子的牆磚是燒結出來的,不是一般農家的土坯牆,想來是個村裡的大戶,索性也到這一家藉口飯來吃。下了驢,便拍了拍門。
開門的是一個孩童,約七、八歲,綁著一條小辮子,小臉紅撲撲的。大眼睛一轉,好奇地奶聲道:“你找誰?我爹爹不在家”。
曉山微蹲下身子:“那你家大人都誰在家呢?”
小孩子正要回答之際,一個婦人從旁邊的廚房衝出去,一把攔住自己的孩子,戒備地看著孟曉山道:“你是誰?要幹什麼?”
孟曉山看到出來的夫人約二十七八,臉上兀自留有一些廚房做飯燒火後的炭黑,頭髮梢上插著白布剪出的花,想來是家裡正在服喪的。他躬身一下,道:“大嫂,您不用擔心,我不是歹人。我是從外地經商到此,現下又餓又累,想向您這兒討口飯吃”。
婦人細眼瞧了瞧曉山,見他臉相普通,風塵僕僕,確實是像行走的過客商人。她道:“可以是可以的,但是現下飯還沒有做好”。
曉山忙道:“沒事兒的,我可以等的!真是多虧大嫂的好心”說著還象徵地拍拍自己飢餓的肚子。
婦人表情有些扭捏,似乎無可奈何,她道:“家中男人不在家,只有臥病在床的老母,和孩子在家,所以不能要你進入房內等待。你若不介意,就在院子裡等吧”。
“明白,好、好”曉山點頭應道。他便尋著院裡的一塊石塊坐下,靜靜地等待。只見那婦人沒有直接進廚房,而是拉著自己的孩子進屋,然後抬出她生病的婆婆,安置在院裡,通過這樣來避開嫌疑,她這才進了廚房。
廚房的煙再次冒了出來,孟曉山無所事事地欣賞著這個院子的佈局,從一顆老槐樹到院子裡放著的鋤具,然後再到坐在躺椅上年邁的老婆婆。
老婆婆微笑示意,雖然身體病地站不起來,但手一直拽著自己的小孫子,似乎有些戒備眼前的年輕人。她咳了咳痰,用年邁的聲音道:“小夥子是哪裡人啊?”
曉山略想一下,應道:“阿婆,我是鯉城人”。
老婆婆密麻的皺紋動了一下,道:“聽你的口音,似乎不像是鯉城的啊?”她抓住孫子的手又緊了緊。
曉山忙微笑解釋道:“阿婆不要誤會,我雖是鯉城人,但常年跟隨家祖奔波於各地,走商久了,自己的口音也越來越變味了”。
老婆婆這才放了心,道:“是啊,走商的都是四海為家,都是混口飯吃,不容易的。”說完,就是一聲長長的唉嘆。
曉山見老人似乎有心事,心想她家人俱都戴著孝,想來肯定是家中老人去了世。正想著如何去安慰她。突然門外傳來急促的拍門聲,“嘭、嘭、嘭、”一個緊一個地,似乎來人很不客氣,門板都快被敲折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