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定法不是法

收拾完碗筷,全家人坐在炕上閒聊。

王安問道:“爹,你白天去找人砍樹了?”

王大柱抽著煙說道:“嗯呢,我又做了3個窄爬犁,就這這雪還沒化,牲口咱家有,到時候砍完直接拉回來就中了。”

王安想了想說道:“找了幾個人?估計得幾天?”

王大柱邊用手指頭計算邊說道:

“找了你大大爺,你二大爺,還有你大哥,你二哥,就我們五個人,找別人到時候怕沒法還工,你要是到時候有工夫,你也去唄。”

王安下意識的問道:“嗯呢,我到時候再把雪離和老五叫上,對了,我二哥沒去林場幹零活啊?”

王大柱嘆了一口氣道:“哪有那多活啊?你二哥從過完年就一直沒活幹。”

王安一聽,也是無奈,現在這時候,可哪兒都是閒人多。

王安前世曾看過雜刊,這幾年之所以破爛事兒較多,就是因為沒活兒乾的人太多。

雜刊上說,統計出來的,沒活兒乾的城裡青壯人口,也就是回城後的失業人員,就有2千多萬人。

而沒統計的,同樣沒活兒乾的青壯,還要高於統計在冊的。

要知道此時總城市人口,還不到兩億。

可以想象,整個華夏的閒人有多少?

並且一直以來,都是城裡生活很難的時候,農村都會更難。

因為這年頭,不管是走集體,還是分田到戶了,只要種地,那都是需要交公糧的。

而交上去的糧食,都是最成熟,最飽滿,最乾燥,不能有任何雜質的糧食。

並且這事兒誰都糊弄不了,因為驗糧食的人,就有一大堆,但凡稍有差池,你這糧食,肯定是不合格的。

說白了,就是秋收後,最好的糧食上交,不好的糧食自己留著吃。

可能有人問了,一起收割的糧食,怎麼分出來?

這事兒特別簡單,因為在打糧食的時候,是需要“揚場”的。

打個比方,水稻脫粒後,水稻的粒子是和水稻的殼子,葉子,以及小棍棍還有土,混在一起的,這個時候就要把它們分開。

“揚場”,就是將這堆混合物用木鍁剷起來,往天上甩,用風的力量,將水稻葉子、土、小棍棍等雜質吹走。

稻粒因為比較重,所以會落地,而落地後的稻粒,也是不在同一個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