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榮光 作品

雪飲仇矛





阿樹一愣,反應過來之後,他問道:“郎主真要在這平陽城住下了?”




蕭融:“不啊,在這住下做什麼,我自然是要跟鎮北軍一起離開的。”




阿樹耿直道:“他們不是不要您嗎?”




蕭融:“…………”




死孩子,怎麼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默了默,蕭融也破罐子破摔了:“他們不要我就走?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我還就訛上他們了,不帶上我,誰也別想好過。”




阿樹:“…………”




何苦啊,郎主。




過後,蕭融翻出那疊他用一張少一張的白紙,提筆小心翼翼的寫了一行字。




在這木柴貴得要死的年代裡,紙更是能賣出金子一般的價格,就這點紙,還是他那個便宜弟弟送給他的,要讓蕭融去買,他可捨不得。




寫完以後,也不用信封了,直接捲起來,捲成一個小卷,然後用細線綁好,蕭融便交給阿樹,讓他送給今日見到的那個將軍。




在阿樹走之前,蕭融想起一件事。




“來平陽招募的將軍,是哪一位將軍來著?”




蕭融平時不記事,他都忙著回憶自己看過的歷史書呢,這種小事,向來是阿樹替他記著。




阿樹回答:“說是叫簡嶠。”




說完,阿樹一溜煙的跑了,留下蕭融,愕然的瞪大眼睛。




那個年紀輕輕就眼神出問題的將軍,居然就是簡嶠?




屈雲滅部下當中唯一一個沒被清算,最後還活到壽終正寢的,簡嶠???




不知為何,蕭融突然有種憋屈的感覺,就這一個得罪他的,居然還是唯一一個有好結局的……









另一邊,簡嶠垂頭喪氣。




淮水之北,本來就沒什麼人才,當年被胡人嚯嚯的太嚴重了,世家大族又全都跟著皇帝南遷,哪怕有沒走的,也都是不入流的世家,或者庶族,而幕僚、軍師,這肯定要找個會識字的啊,平民都不識字,所以可選擇的人,一下子就篩掉了十分之九。




一開始,簡嶠按照城中士人編寫的名單,挨個去問,還能進門喝杯茶,後來,鎮北王親手殺了來投幕僚的消息一傳出來,他吃過的閉門羹,就快比他吃過的鹽都多了。




雁門郡沒有,他便去代郡、中山郡,這幾個地方都挨一起,也就兩三天的事,他就轉完了。




並非是因為這些地方不夠大,而是因為,這幾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流放之地,不受寵的皇子、得罪權貴的官員,落腳點通通都在這。




……




也就他們鎮北軍不嫌棄了,其餘的,但凡有點出息,都想著往別的大城遷移。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




咳,這個比喻不太好,但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鎮北軍在這裡發家,簡嶠更是從雁門關長大,他還是希望這裡能越來越好的。




這樣一來,簡嶠也就真的上了心,而不是把招募人才,當成高洵之交給他的麻煩任務,為此,他還親自來到了平陽城,這個離他們挺近,但出過不少世家譜系的古城當中。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凡是聽說了鎮北王英勇事蹟的人,都不願意見他,告示貼出去之後,一日裡,只有三個人來投,一個特長是做飯,一個賊眉鼠目,哪怕他不說,簡嶠都知道,他肯定幹過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有一個,則讓他感慨,林子大了,果然是什麼鳥都有。




…………




怎麼就能這麼精準,居然一條都沒落下,全部沾上了,哪怕到了現在,天都黑了,簡嶠回憶起蕭融此人的時候,還是十分的感慨。




把這人領到大王面前,是不是能刷新大王最快殺人的記錄,或是,突破了大王的忍耐極限,他平日是不會折磨人的,說不定在蕭融這裡,就破例了呢。




罷了,有緣無分,希望蕭融能知道,不留下他,是為了他好,他這叫行善積德呢!




……




晃晃腦袋,簡嶠不再回憶蕭融那張十分容易引起精神汙染的臉,而是繼續苦惱,接下來他還能去哪。




恰好是這時候,一個衛兵拿著阿樹送的信進來了。




“將軍,這是今日那個蕭融命人送來的東西,還說務必要將軍屏退左右,再觀之。”




簡嶠疑惑,接過來,他本來想直接打開,但想想寧可信其有,於是,他自己走到裡間,然後才展開細看。




一看這字,簡嶠先抽了抽嘴角,這比他當年剛識字的時候,好不了多少。




這人真是士人?




幸虧蕭融不在這,他要是在這,肯定要嘲諷一句,知足吧,他會寫繁體字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他寫一手簡體,你們這些大老粗,還得連蒙帶猜一陣子。




……




不管怎麼說,蕭融至少寫的容易辨認,簡嶠默唸了一遍,然後蹭的站起身來。




因為上面寫的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軍中有叛,長安之難。




簡嶠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好歹是屈雲滅手下四大部將之一,在軍事上的敏銳度,他還是挺厲害的。




在益州出現動亂以後,大王立刻放棄了追擊匈奴人,而是轉而深入益州腹地,去年大王才把益州打下來,那裡是離雁門關最遠的城池,鎮北軍本來就不擅長治理,對那邊更是鞭長莫及。




但臨走之前,大王為了震懾那些異族,幾乎是將那裡血洗了一遍,剛聽說益州出現動亂的時候,簡嶠還以為,是那些異族捲土重來了。




後來聽說是庶族鬧事,帶著農夫起義,簡嶠這才稍稍放心下來。




起義是常有的,農夫也容易對付,反而是那些異族,野性太強,不懼殺伐,很是令人頭疼。




可要是……這只是表面現象,而真正躲在背後的,是那些胡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引開大王……




益州在腹地,大王哪怕知道有問題,再想趕回來,也來不及了,胡人又不知道大王的行蹤,如此看來,第三句軍中有叛,也不是無的放矢,肯定是有人發現,大王帶兩萬兵馬脫離了大部隊,正是好時機,這才通知了胡人。




而具體是哪個胡人……也很容易推斷,如今有實力跟鎮北軍一拼,而且總是對中原虎視眈眈,還有機會繞過雁門關,從別的地方入關,並直入長安的,也就是鮮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