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169章 《梵高之死》
既保留了在前作中所使用的成熟的意識流文學創作技法,又照顧到了讀者的閱讀口味。
使得不僅擁有了文學和思想上的深度,同時又也具備了極佳的故事性和可讀性。
祝昌盛數遍自己曾經看過的國內外意識流文學作品,在故事性這一塊上,林朝陽這部如果稱第二,應該沒人敢稱第一。
這樣一部兼顧文學性和故事性、雅俗共賞的作品,不引起文學界的轟動才是怪事,祝昌盛對此充滿信心。
三天後,終於完稿,祝昌盛如約前來取稿子。
一厚摞稿紙拿在手中,他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份量,《當代》又將發表一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了。
刊物的影響力是由一部部優秀的作品撐起來的,每一部廣受文學界讚譽、讀者熱烈追捧的作品,都是一份文學刊物叱吒文壇的底氣。
祝昌盛相信有了這部,《當代》接下來的發展必定會更上層樓。
心中激動歸激動,祝昌盛沒忘了仔細檢查稿件,生怕有遺漏內容。
檢查了一遍稿子,確認沒問題,祝昌盛的目光放到了稿子首頁,露出疑問。
“朝陽,這個名字……”
“還沒想好用哪個,所以就都寫上了。”
祝昌盛點了點頭,眼睛盯著稿紙上面的兩個名字,也陷入了猶豫。
“說起來,這兩個名字好像都不錯。《遇見梵高》文藝氣息重一些,《梵高之死》更有懸疑感。”
他思考了好一會兒,說道:“要不你還是定一下吧,稿子都要拿走了。”
林朝陽的手指在稿紙上點來點去,最後落在了“梵高之死”四個字上,“就用它吧。”
祝昌盛看著林朝陽的選擇,臉上露出輕笑,“我就猜到了你會選這個名字。”
“為什麼?”林朝陽不解的問道。
“可能你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你這個人在創作上其實是非常理性的。不僅會考慮到作品的方方面面,也會考慮到讀者的接受度。
《遇見梵高》和《梵高之死》這兩個名字,若說對讀者的友好程度,《梵高之死》無疑要更勝一籌。
這個名字,既點出了主人公,也高度概括了的劇情,讓人一看便一目瞭然。
並且非常有懸疑色彩,能夠勾住讀者的眼球。”
林朝陽沒想到選個名,祝昌盛也能給他做出一番閱讀理解來,他爽朗的笑了幾聲,對祝昌盛說道:“老祝,照你這麼個誇法,我這部還沒發表都快成名著了。”
“名不名著的不好說,但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一筆,是毫無疑問的!”
林朝陽有點懷疑祝昌盛是為了拿到他接下來的作品在給他灌迷魂湯,他沒見過哪個編輯收了稿子還沒等發表呢,就敢這麼吹。
祝昌盛又對林朝陽說道:“你還不知道吧?我們《當代》要改版成為雙月刊了。”
“成雙月刊了?那恭喜啊!”
由季刊改版為雙月刊,說明了《當代》在讀者群體所受的歡迎,也說明了《當代》在作家群體中同樣得到了廣泛認可。
畢竟是由三月一發刊變為了兩月一發刊,用稿量直接增加了50%。
這樣的改變對於刊物來說肯定是好事,但對於編輯們來說卻是好壞參半,雜誌發展的好對於編輯們來說固然有好處,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工作量必然大增。
使得不僅擁有了文學和思想上的深度,同時又也具備了極佳的故事性和可讀性。
祝昌盛數遍自己曾經看過的國內外意識流文學作品,在故事性這一塊上,林朝陽這部如果稱第二,應該沒人敢稱第一。
這樣一部兼顧文學性和故事性、雅俗共賞的作品,不引起文學界的轟動才是怪事,祝昌盛對此充滿信心。
三天後,終於完稿,祝昌盛如約前來取稿子。
一厚摞稿紙拿在手中,他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份量,《當代》又將發表一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了。
刊物的影響力是由一部部優秀的作品撐起來的,每一部廣受文學界讚譽、讀者熱烈追捧的作品,都是一份文學刊物叱吒文壇的底氣。
祝昌盛相信有了這部,《當代》接下來的發展必定會更上層樓。
心中激動歸激動,祝昌盛沒忘了仔細檢查稿件,生怕有遺漏內容。
檢查了一遍稿子,確認沒問題,祝昌盛的目光放到了稿子首頁,露出疑問。
“朝陽,這個名字……”
“還沒想好用哪個,所以就都寫上了。”
祝昌盛點了點頭,眼睛盯著稿紙上面的兩個名字,也陷入了猶豫。
“說起來,這兩個名字好像都不錯。《遇見梵高》文藝氣息重一些,《梵高之死》更有懸疑感。”
他思考了好一會兒,說道:“要不你還是定一下吧,稿子都要拿走了。”
林朝陽的手指在稿紙上點來點去,最後落在了“梵高之死”四個字上,“就用它吧。”
祝昌盛看著林朝陽的選擇,臉上露出輕笑,“我就猜到了你會選這個名字。”
“為什麼?”林朝陽不解的問道。
“可能你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你這個人在創作上其實是非常理性的。不僅會考慮到作品的方方面面,也會考慮到讀者的接受度。
《遇見梵高》和《梵高之死》這兩個名字,若說對讀者的友好程度,《梵高之死》無疑要更勝一籌。
這個名字,既點出了主人公,也高度概括了的劇情,讓人一看便一目瞭然。
並且非常有懸疑色彩,能夠勾住讀者的眼球。”
林朝陽沒想到選個名,祝昌盛也能給他做出一番閱讀理解來,他爽朗的笑了幾聲,對祝昌盛說道:“老祝,照你這麼個誇法,我這部還沒發表都快成名著了。”
“名不名著的不好說,但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一筆,是毫無疑問的!”
林朝陽有點懷疑祝昌盛是為了拿到他接下來的作品在給他灌迷魂湯,他沒見過哪個編輯收了稿子還沒等發表呢,就敢這麼吹。
祝昌盛又對林朝陽說道:“你還不知道吧?我們《當代》要改版成為雙月刊了。”
“成雙月刊了?那恭喜啊!”
由季刊改版為雙月刊,說明了《當代》在讀者群體所受的歡迎,也說明了《當代》在作家群體中同樣得到了廣泛認可。
畢竟是由三月一發刊變為了兩月一發刊,用稿量直接增加了50%。
這樣的改變對於刊物來說肯定是好事,但對於編輯們來說卻是好壞參半,雜誌發展的好對於編輯們來說固然有好處,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工作量必然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