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誰還不是個大學生了
看著半截眉騎著自行車離開,林朝陽也騎上自行車一路往東拐了兩個彎,來到棉花衚衕。
進了院子,他先將剛才收的東西放好。然後熟練的點著了正屋裡的土鍋爐,等爐膛內的火勢旺了起來,他出門上了公交車往火車站去,林二春老兩口今天中午的火車到燕京。
在火車站前等了一個多小時,林朝陽接到了提著大包小包的林二春夫妻倆。
“又拿這麼多東西幹嘛,我們這邊什麼都不缺。”
“不拿放家裡一冬天不也放壞了嗎?拿點東西就你話多。”
林二春語氣不耐,他本來都不打算來燕京了,奈何林朝陽一封又一封信的催。
“你看你這個態度,讓你來燕京是來享福的,又不是來遭罪的,別想著地裡那點事了。”
1978年的12月,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的一個夜晚,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的18個農民相聚在茅草屋中,寫下一紙字據。
字據寫道:我們分田到戶,家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們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
然後他們以慷慨就義般的勇氣在字據上按下17個紅手印和3個印章,代表全隊20戶人家。
在1978年,這個舉動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一個勇敢的甚至是偉大的壯舉。
次年,小崗村打穀場上一片金黃,經計量,當年全隊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6噸,相當於全隊1966年到1970年5年糧食產量的總和,充分體現了分田到戶的優越性。
很快,小崗村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便傳到了省裡一把手的耳朵裡,並且獲得了高度認可,被官方媒體廣泛傳播。
但決定中國農村改革的道路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儘管有小崗村的成功案例在前,這兩年國內關於是否要分田到戶始終沒有定論。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這個可能影響中國未來改革發展走勢的決定都是慎之又慎。
直到今年下半年,積蓄了兩年之久的風似乎一下子猛烈了起來,各種媒體上關於“分田到戶”、“包產到戶”、“家庭聯產承包制”的討論甚囂塵上,民間的反響也極為熱烈,多個地方大員也在官方媒體上公開發聲支持改革。
這一切都在預示著,這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農村改革似乎迎來了開花結果的命運。
最近這一年,關於分田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地處偏僻的小楊屯也被這股風颳的飄飄搖搖,社員們根本無心勞動,見天兒的研究著分田的事。
林二春當了快二十年的生產隊長,自然是不希望發生這種變化,可在這種國家大事中他又能做得了什麼呢?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啊。
當了快二十年的隊長,林二春第一次產生這種深深的無力感。
好不容易把今年的秋收熬完了,也不知道明年開春是個什麼章程,偏偏林朝陽這個時候催著他回燕京,林二春自然放心不下小楊屯的事,心煩意燥。
聽著林朝陽的話,他氣咻咻的說道:“甭以為你現在出息了!沒有生產隊,沒有集體,你能長成現在這樣的大作家?”
林朝陽被他數落兩句,無奈的看向張桂芹,“咋了這是?”
“別搭理他。知道的以為他是個生產隊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國家zx呢。”
這幾個月,林二春躁動的像頭驢,張桂芹沒少跟他生氣,來了燕京有兒子撐腰了,她現在可不怕。
一路吵吵鬧鬧,坐上公交車好一會兒,林二春注意到窗外的景色,問道:“朝陽,這不是去伱們家那條路吧?”
“咱直接去棉花衚衕,那邊都收拾好了,爐子我都給你們燒上了。”
下了公交車,又走了幾百米,三人來到小院前。
“哎呦,真變樣了!”還沒進院,張桂芹看著煥然一新的院門便驚歎了起來。
等進了院裡,她更是滿眼都是欣喜,口中稱讚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