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521章 報業女王

 

隨著各家財經媒體對收購案的報道,其中細節被不斷披露。

 

林氏影業付出4.2億現金加股票,在一眾強敵環伺中完成了對明報集團的控制,此役堪稱經典,被香江諸多商界大亨所稱道。

 

正在香江報業、商界為這次收購案拍手驚歎之際,玉郎機構突然對外發布公告,稱將轉讓旗下《天天日報》的70%股權、《清新週刊》和《青春》雜誌的全部股權。

 

消息一經傳出,香江商場震動。

 

聯想到之前陶玉書在接受《新寶》專訪時那看似愚蠢的表現,所有人這才明白陶玉書下的是怎樣一盤大棋。

 

許多人甚至不需要看公告,也知道玉郎機構媒體業務的轉讓對象是誰。

 

明成控股!

 

根據玉郎機構的公告,本次業務轉讓將以換股的方式進行。

 

經過香江證監處評估和審批通過,轉讓旗下媒體業務後,玉郎機構合法持有明成控股22%的股權。

 

明成控股的股東結構變為:林氏影業持股54.6%,金庸持股23.4%,玉郎機構持股22%。

 

明面上明成控股變成了三個股東,實際還是兩個,畢竟玉郎機構也是由陶玉書夫妻控制的。

 

由此他們夫妻倆控制的明成傳媒股份也達到了76.6%,付出了玉郎機構全部媒體業務,夫妻二人的控股比例看似只提高了6.6%個百分點,實際上的好處卻遠不止如此。

 

好處之一是未來明成傳媒控制下的媒體業務必定會合並上市,到時即便要稀釋股份,陶玉書夫妻二人依舊可以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權。

 

好處之二,是明成傳媒控制下的媒體業務前景更加光明。

 

明報集團本身就是香江第一流的傳媒集團,現在有了《天天日報》這個香江第二大日報、《清新週刊》《青春》這兩家中等體量雜誌的加入,估值大增。

 

未來公司上市,股價和市值想象空間巨大這也是這一番操作背後,對於林朝陽夫妻倆二人和金庸來說的最大好處。

 

由陶玉書所主導的這場資本盛宴轟轟烈烈的持續了一個多月,幾乎將香江各大媒體的頭條上了個遍。

 

以至於到8月之後,陶玉書對外宣佈將推動明成控股旗下的媒體業務合併上市時,香江新聞界的媒體已經沒有什麼驚喜了。

 

這花活你就玩吧,誰能玩得過你啊!

 

新的明報集團的合併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而且上市還有一系列的程序要走,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見效的。

 

這一波新聞過後,有關於香江財經媒體版面上陶玉書、林氏、玉郎機構、明報的內容總算是少了。

 

大家現在唯一的是,新的明報集團上市後,市場會給予怎樣的期待。

 

目前在恒生指數的傳播業版塊中,邵老闆家族掌握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市值是最高的,高達百億,明報集團上市肯定達不到這樣的高度。

 

大家把目標放低到傳統的紙媒集團當中,數馬氏家族掌握的東方報業市值最高,現在市值接近45億港元。

 

新的明報集團如果上市,即便超越不了東方報業,但也應該至少可以一較高下。

 

經過這場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後,這樣的觀點幾乎成了香江報業和商界的共識。

 

經此一事後,香江商界許多人再提到陶玉書,態度也發生了悄然變化。

 

前年年末林氏影業收購玉郎機構,還可以說是撿了股災的桃子,趁人之危。

 

今年這場縱橫闔的收購與整合,盡顯巾幗梟雄本色,令人印象深刻。

 

許多人提及陶玉書,言談之間不知不覺間多了幾分敬畏。

 

讓香江人意外的是,在香江的這場收購大戲走進尾聲時,《南華早報》突然轉載了一則來自於《華爾街日報》的新聞。

 

新聞標題起的極為吸晴一一《香江股市即將迎來「報業女王」》。

 

最近十幾年,香江的經濟發展迅猛,被譽為亞洲四小龍,資本市場因為與美國、英國高度聯動被備受外國財經媒體關注。

 

早在6月份時他們就關注到了香江傳媒領域的這場收購,期間《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不斷蒐集資料。

 

直到兩個月之後,才撰寫出了這樣一篇濃墨重彩的文章。

 

文章中這樣寫道:

 

在收購明報集團這家香江一流的報業集團之前,陶已經掌握了香江最大的電影公司和漫畫公司,精耕文化傳播領域的她擁有超人一等的商業嗅覺與果決判斷。

 

新收購的明報集團擁有三十年曆史,在香江影響力巨大、財務表現異常健康。

 

配合上從玉郎機構這家上市公司剝離出的頗具規模的傳媒業務,新的明報集團正在整合資源謀求上市。

 

據香江聯合交易所高級行政總裁霍禮義消息,市場對明報集團的上市抱有強烈期待,該案有望創造香江股市傳播業最大規模ipo.

 

在傳播業異常發達的香江,嶄新的明報集團是一支值得所有人期待的傳媒力量,它的上市必然會改變香江傳播業的格局,而創造這些的陶也如同女王俯瞰著這一切。

 

《華爾街日報》創刊至今已有百年曆史,發行量超過200萬份,是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財經報紙之一。

 

雖然主要報道的是美國的財經新聞,但發生在世界各國的財經新聞也同樣在這份報紙上佔據了重要版面。

 

早年香江的置牛大戰、九龍倉收購戰、李嘉誠收購和記黃埔等新聞都曾被《華爾街日報》重點報道過。

 

這次報道明報收購案,《華爾街日報》對陶玉書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在陶玉書的性別,別說是在亞洲,就是在如今的歐美,女性引領企業、黨派、國家的例子也極其少見,要不然撒切爾也不會被歐美媒體吹的沒邊兒。

 

在歐美人的刻板印象裡,亞洲國家更加的保守,誕生出陶玉書這樣一位女性商業領袖,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點。

 

另一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點是在於陶玉書的發家速度,僅用了不到四年時間,她便從一位小型製片公司老闆華麗轉身為掌握著數十億港元資產的「傳媒女王」。

 

不過香江畢竟遠在亞洲,《香江股市即將迎來「報業女王」》一文在美國發表後,影響力是極其有限的。

 

反倒是此文章經《南華早報》轉載發佈後,迅速在香江引起了廣泛熱議。

 

陶玉書是香江企業家,歐美的權威媒體將她誇稱一朵花,說起來香江市民們也感覺到與有榮焉在陶玉書之前,香江也有一位「報業女王」,她便是星島報業如今的掌舵人胡仙。

 

只是跟依靠父輩餘蔭的胡仙比起來,陶玉書的經歷顯然要更加勵志和傳奇。

 

不少香江股民至今仍記得,當年的玉郎機構收購戰,胡仙可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被陶玉書羞辱了一番。

 

誰是真正的「報業女王」,如此一對比,高下立判。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