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
林朝陽則留在了燕京,陪著兩個孩子繼續遊玩。
自家門口舉辦的亞運會,十年難得一遇,夫妻倆都不想讓孩子錯過這樣美好的童年經歷。
到10月6日,為期半個月的亞運會賽程正式結束。
中國隊以183枚金牌,107枚銀牌,51枚銅牌的成績穩居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之後的二三名分別是韓國隊和日本隊。
7日晚,仍舊是在工人體育場內,第11屆亞運會閉幕式如期舉行,場面依舊華美、壯觀、熱烈,卻多了幾分落幕的黯然。
夜幕低垂,工人體育場上空煙花錦繡,如落星點點。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雄壯燎亮的歌聲伴隨著煙花在燕京的天空中迴盪著,成千上萬的觀眾打出了「辦亞運,盼奧運」的橫幅,這句話正是林朝陽之前對張百發說過的。
藉著煙花的光芒,工人體育場觀眾們在看臺上打出的這些橫幅,通過轉播鏡頭,跨越了千山萬水,展現在了億萬守在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面前。
這一次的盛會結束了,人們開始期待著下一次的盛會。
也許期待的不止是盛會,更是那個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翌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辦完亞運盼奧運》,將昨晚亞運會閉幕式上出現在看臺上的一幕講述給了全國人民。
但凡是有點政治嗅覺的人,在看到《人民日報》上的這篇文章時,都能夠察覺到這其中的不同尋常。
亞運會剛舉辦完,莫非中國馬上就要申辦奧運會了?
本來還沉浸在亞運會落幕餘溫的老百姓們,一不小心被《人民日報》上的這篇文章弄的熱血沸騰。
更有不少熱心群眾,紛紛像燕京市zf、亞組委、中國奧委會等多個部門寫信、致電表達熱切的心情與樸素的願望,
藉著亞運會的餘熱,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關於申辦奧運會的熱烈討論。
亞運會結束了,10月的第一週也結束了。
在亞運會期間,國際上發生了一件大事。
兩德統一!
這樁足以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其實醞釀已久,去年東德政局動盪,
今年2月東德總理莫得羅訪問西德,3月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兩德統一步伐已經不可阻擋。
今年5月兩國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6月柏林牆拆除,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併入西德。
到10月,分裂40多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在舉國關注亞運會的氛圍下,這個消息並未在國內掀起太大的波瀾,畢竟從去年到今年,兩德統一已經宣揚了一年多時間。
老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唯一的感嘆是:那些我們家失散的遊子,何時才能回家?
亞運會結束,又在燕京待了兩天,林朝陽正打算帶著孩子回香江,卻被王蒙帶著馬烽攔在了家門口。
「這是什麼情況?」看著兩人如此興師動眾,林朝陽面露訝色。
「幹什麼去?」
「回香江啊!」
馬烽的臉上洋溢著激動、亢奮之情,問:「你不知道?」
「知道什麼?」林朝陽被馬烽問的一愣。
「你獲獎了!」馬烽高聲道。
獲獎?
林朝陽立刻反應過來,馬烽說的應該是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
之前蘆安·瓦爾特就說過,紐斯塔特是在10月份公佈評獎結果。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林朝陽問。
馬烽重重的點頭,「沒錯!」
他急著問道,「沒人聯繫你嗎?」
「聯繫過,那都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美國那邊的出版社打電話,說我提名入圍了。」
林朝陽最近都待在國內,不方便接打國際電話,蘭登書屋是不太好聯繫上他的。
馬烽滿心慶幸,沒想到他們文協竟然是第一個來跟林朝陽報喜訊的。
「多虧了聶華苓聯繫我們。昨天她聽說了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結果,一看竟然是中國人,立馬就聯繫上了我們。」
聶華苓是華人作家,六十年代定居美國,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教書。
她在1967年籌資創立了「國際寫作計劃」,旨在邀請美國以外的知名作家到美國來進行短期寫作和文化交流。
到七十年代中後期,聶華苓組織的國際寫作計劃規模擴大,開始邀請諸多中國作家參與其中。
蕭乾、丁靈、艾青、汪曾祺、茹誌鵑、王安儀等諸多知名作家都在近些年都通過這項活動到美國交流過,王蒙也是其中的一員。
聶華苓也因此與國內文學界建立了深厚的關係。
原來如此,林朝陽聽馬烽說完情況瞭然的點了點頭。
王蒙一臉笑眯眯的調侃道:「你小子行啊,不聲不響的又拿了個國際大獎!」
「這算什麼國際大獎,聶華苓沒打電話之前,你們知道這個獎嗎?」
「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王蒙哼了一聲,「我怎麼就不知道?」
他去美國訪問交流過,還真就知道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一點情況,反觀他旁邊的馬烽面色有些尷尬,馬烽是真不知道。
不過這都不重要,現在不是知道了嘛!
「朝陽,這下子你可又為我們中國文學爭光了!」馬烽拍著林朝陽的肩膀,
表情嚴肅,目光欣慰。
「過獎過獎。」
「沒過獎!沒過獎!」馬烽說。
馬烽之前確實沒聽說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而他之所以把這個獎項看得這麼高,主要是因為聶華苓的一番科普。
比起蘆安·瓦爾特的謹慎,馬烽從聶華苓處接受到的信息多少帶了些抬高的意味。
聶華苓跟馬烽提起了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當年創辦的初衷,說當年《今日世界文學》對諾貝爾文學獎一直以歐洲中心主義自傲的風格很不滿意,多次發表過對評獎結果的不滿和批評意見。
於是在1969年,刊物的愛沙尼亞裔主編伊凡·伊萬斯克便提出了要創辦一個國際文學獎項,用以對抗他們對諾貝爾文學獎的不滿。
新生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在評獎規則突出一個開放,它要求每位評委只允許參加一屆評獎,並且每屆只允許提名一位入圍獲獎者。
對入圍者的國籍、書寫語言不做任何要求,只看文學成就和過往作品水平。
除此之外,在評審過程中,入圍者要逐輪進行淘汰,每一位評委都要針對提名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而這些看法和意見都將在獎項結果公佈之後,隨之公開。
無論怎麼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開放性都要比實行評委終身制的諾貝爾文學獎高多了。
因而在這個獎項誕生之後,它也很快被美國文學界所接受並認可,被冠以了「美國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稱呼。
馬烽真正看重的就是這個名號一一「美國的諾貝爾文學獎」
而且聶華苓可說了,過去二十年間,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獲獎者中,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可不在少數。
在馬烽眼中,此刻的林朝陽,那就是一顆發著金光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