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536章 後勁兒太大了

《聯合報》副刊對林朝陽進行的深度訪談持續了一下午,但對圍繞在林朝陽身邊的作家群的側寫採訪卻進行了兩天。

 

蘇偉貞懷疑自己捅了作家窩,那天晚上他終究是沒堅持完採訪,在弦的支持下,他只好約了第二天接著採訪。

 

結果第二天到小六部口衚衕院裡一看,人怎麼變多了?

 

他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確信自己沒看錯。

 

然後才知道,原來是大家聽說了他們來採訪,特地跑過來想貢獻一點素材,

 

有的人甚至不惜請假。

 

蘇偉貞這輩子第一次對職業生涯產生一股生理性厭惡,他感覺自己採訪要採吐了。

 

同時他也深深的懷疑,素材如此之多,之後要怎麼整理編輯,總不能都發出來吧?那不得連發十幾期?

 

索性後來他想通了,這些文不是他該操心的事。

 

《聯合報》副刊的採訪轟轟烈烈的進行了兩天,正主兒林朝陽的戲份少得可憐,跟後世為了強捧富婆奶狗而慘遭戲份全刪的男主角差不多。

 

完全成了燕京作家圈以及部分在京外地作家對林朝陽歌功頌德的大會,這幫人的存在感簡直強得離譜。

 

最後,弦、蘇偉貞、於碧霄三人帶著遠超他們來時想象的素材(內含無數文壇八卦)滿載而歸。

 

幾天之後,《聯合報》副刊發文《我為人間送小暖一一訪談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許靈均》。

 

《我為人間送小暖》的執筆者是症弦,文章字裡行間洋溢著症弦本人對林朝陽濃濃的欣賞之情。

 

「初到燕京,亞運會的餘韻尚未完全褪去,街頭巷尾仍能看到半個月前盛會的蛛絲馬跡。

 

負責接待的記協曹先生替我們提前聯繫了林先生,第二日我們一行四人驅車前往小六部口衚衕。

 

車子行在長安街上,路過了天安門、中n海,拐進大六部口街,聽名字就知道,百多年前這是各部衙門的辦公地。

 

小六部口衚衕入口狹窄,車子停到衚衕口,我們下車步行,四周盡是古樸別緻的四合院。

 

路過一處開的院門時,門上掛著塊‘作者之家’的牌子,記協曹先生介紹,這便是林先生家的西院。

 

裡面有隱約有吵鬧聲傳來,曹先生說這裡是燕京作家們最常聚會的地方,也是外地作家入京落腳的第一站。

 

再往裡走五十餘步,是林先生一家長居的東院。

 

東院門有匾,上書:尋味齋。門側有對聯,寫著:天上仙音何處覓,人間至味此齋尋。

 

大陸作家於華引我們進門,三進的東西跨院可稱宅,院落以中式四合院為架構,結合西式拱門,配上中式窗花,中西合璧風格。

 

宅中有院,院中有樹,是兩顆法國梧桐,樹上見天,甚美。

 

林先生很符合我印象作家的樣子,形象清爽乾淨,眼神明亮真誠,待人謙遜有禮,寬厚溫和。

 

他比我想象的要年輕得多。可能是因為早已聽說了他的名字,通過作品的想象構想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人形象,一見到真人時竟有些難以置信這篇對林朝陽的深度訪談全文近方字,不僅訪問了林朝陽獲獎的前後和大眾不知道的內情,還為灣島讀者介紹了許多關於林朝陽的詳細信息。

 

本來這兩年林朝陽的作品便在島內極受歡迎,許多文化界人士和讀者都對這位來自對岸的知名作家感到好奇。

 

因此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便在島內文化界和讀者群體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聯合報》副刊在灣島文學界地位崇高,向來是獨立出刊的,訪談林朝陽這一期上市後,副刊銷量應聲而漲近20萬份,效果好到出奇。

 

副刊編輯部一片振奮,弦見灣島讀者對林朝陽如此感興趣,立刻催促蘇偉貞將當日在燕京採訪到的內容整理編輯,繼續發文。

 

《解密尋味齋文學沙龍,大陸文壇第一盛會》《莊重文文學獎誕生幕後》

 

《汪曾琪與林朝陽的交往》《打響尋根文學第一槍的‘琢縣會議」》——

 

這個時候,蘇偉貞終於感受到了在燕京被作家們「圍攻」的好處了,素材多到根本用不完,各種關於大陸文壇的逸聞趣事信手拈來。

 

文章發表後副刊銷量節節高升,好評如潮。

 

七八十年代灣島文學的黃金年代培養出了一大批文學素養極高的讀者,趕上這兩年島內jy,興起了一股大陸熱,讀者們對於大陸的文學作品和作家都很感興趣。

 

許多讀者都認為,大陸文學火熱的八十年代如同灣島的七十年代,令許多經歷過那個時期的讀者倍感親切。

 

讀者們也對副刊文章中所描繪、勾勒的「小六部口衚衕」充滿了好感,覺得那如同文學的世外桃源,稱那是大陸版「林海音家的客廳」。

 

這些文章的發表,不僅讓林朝陽在灣島的名氣進一步升,更有許多讀者受文章表述的影響,將林朝陽視為大陸新一代文壇盟主,心生崇拜之情。

 

在症弦等人離開燕京的幾天後,林朝陽也坐上了回香江的飛機。

 

他在內地的時候,很難接收到灣島的資訊。

 

一回到香江,反倒是聽說了《聯合報》副刊連續發表對他的採訪文章在島內引起了一系列反響。

 

這兩地交流本就密切,而且官方之間也沒有設置壁壘,資訊交流相對通暢。

 

看到灣島對林朝陽的報道熱潮轟轟烈烈,香江的媒體有些不是滋味。

 

早在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結果公佈後,就有香江媒體報道了林朝陽獲獎的消息。

 

香江文化界和讀者們無不為之歡呼吶喊,大家一直把林朝陽當自己人,管林朝陽是作品得獎還是改編得獎,媒體們都把他誇成了花,開口必是「香江之光」。

 

如今「香江之光」得了美國的文學獎,在內地參加活動,接受灣島媒體採訪,獨獨沒有香江的份兒,這叫人情何以堪?

 

在林朝陽徘徊內地不歸,還接受灣島媒體採訪的日子裡,還有幾家媒體發了些酸言酸語。

 

可等他們得知了林朝陽回到香江的消息後,立馬又屁顛兒屁顛兒的發出了採訪邀約。

 

香江文化界在國際上歷來沒什麼牌面,林朝陽得了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這種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獎項,相當於是在國際上給香江長臉了。

 

媒體們恨不得把他捧上天,那架勢比前幾年得法國勒諾多文學獎的時候更誇張。

 

一下子二三十家媒體記者的邀約湧過來,讓林朝陽應接不暇。

 

他篩選一番,留下六七家口碑比較好的正統媒體,剩下的統統拒絕掉,即便這樣也忙了三天。

 

期間還抽空去了香江中文大學做了個演講,受到了在校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學生們最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他們可能沒聽說過,但架不住媒體給科普啊!

 

「美國的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風向標」諸多封號和似是而非的介紹,雖然有碰瓷的嫌疑,但確實起到了引起讀者關注和重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