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世界之王
第233章 世界之王
一支優秀的預告片,能相當吸引人。
在超級碗上放出預告片的《黑客帝國》,毫無疑問吸引了全美觀眾的目光,尤其是小吉伯特的影迷。
一年的苦苦等待,又到了每年夏天走進電影院看小吉伯特電影的時候。
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慣例,一個約定,是小吉伯特與影迷的約定。
後期製作工作全部結束之後,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黑客帝國》開始展開宣發。
首先就是放出各個角色的海報圖,這些海報圖經過精心的設計,必須體現酷到掉渣的感覺。
除了酷到掉渣,海報其實更多的是體現賽博朋克文化,做了一次集中的展示。
賽博朋克,是控制論與朋克的合成詞。字面意思,就是對高度機械文明的反思。
該背景大多描繪在未來,建立於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結合的基礎上,擁有先進科學技術,再以一定程度崩壞的社會結構做對比。
之後,它從文學向電影,桌遊等媒介延伸,催生了賽博朋克文化。同時,它還演變為一種視覺美學風格,被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眾多領域中。
不過小吉伯特更多注意的是這款桌遊的名字,叫《賽博朋克2013》。
“哇,這個好有意思,我要玩……”斯嘉說著,就拉著小吉伯特擠進去,加入桌遊的戰場。
賽博朋克文化脫胎於在1960到1970年代興起的科幻小說新浪潮運動,發揚於上世紀八十年代。
“哼,”斯嘉不服氣:“你少小瞧人,我很聰明的好嗎?”
在三月上旬的一個週末,華納和迪士尼聯合蘋果,香蕉,臉書,微軟等多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在硅谷舉辦了一次賽博朋克文化展覽會。
當然,也有可能是那時候地位不一樣。
小吉伯特滿足熱情的影迷簽名合影的要求後,就看著斯嘉玩遊戲。不得不說斯嘉還是有點小天賦的,熟悉規則後玩得有模有樣的。
而早在賽博朋克文化萌芽的年代,就誕生了一部在世界科幻電影史上都能留下一筆的賽博朋克文化電影大作。
這遊戲雖然不太完美,但卻讓小吉伯特首次認識到了賽博朋克的世界,並且從此痴迷不已。
第二支預告片,著重體現出賽博朋克的概念,在這樣的展覽會上放出,吸引了相當多的賽博朋克文化愛好者們。
“還不錯,設定很擁有意思。”斯嘉點點頭,反過來問道:“小吉伯特,你覺得我們能在2013年實現桌遊裡的科技嗎?”
其實《黑客帝國》並不是一部純正的賽博朋克文化電影,但有這個元素。
在展覽會上,《黑客帝國》放出了第二支預告片。
小吉伯特問她:“斯嘉,這遊戲好玩嗎?”
只可惜,影片票房不佳,導致沒有了後續,這麼多年沒有了續集。
這次賽博朋克文化展覽上,小吉伯特也帶著基努·裡維斯和查理茲·塞隆一起出席了。
只是純正的賽博朋克文化的電影,票房一向都不怎麼好,這是需要擔心的點。
當基努·裡維斯和查理茲·塞隆穿著帥氣的黑色皮衣,帶著墨鏡站在舞臺上,立馬就成為整個展覽的焦點。
如果有可能,小吉伯特還真想拍一部關於v的故事。
“斯嘉,你會玩這款遊戲嗎?”小吉伯特笑著問道。
但其實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現在舉辦賽博朋克文化展的地方不多。作為一款桌遊當然要把握機會,參加這樣大型的展覽,好給自己宣傳一下。
不過這不妨礙《黑客帝國》拿這個元素做一些宣傳,好吸引一大批賽博朋克文化愛好者。
其實小吉伯特還知道另外一個賽博朋克文化的故事,想當初他化身夜之城主角v,頂著無數Bug,以我烈火化殘軀,單挑荒坂塔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經典是經典,但沒有賺錢,電影公司就不可能持續投入。
前世那些流量鮮肉小花們的髮型,不屬於劇組管,碰都碰不得的那種,尤其是劉海,劇組造型師誰敢動誰滾蛋。
1980年,科幻作家布魯斯·博斯克創造了這個詞,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將賽博朋克這個詞發揚光大,並開啟了一種科幻文學類別。
小吉伯特帶著斯嘉在展覽地逛了一圈,斯嘉注意到一個遊戲,準確的說是一款桌遊。
如果前世的小吉伯特有如今的地位,那些小鮮肉估計就會乖乖聽話了。
正好,那個遊戲的另外一個主角銀手,如今正在當著救世主尼奧。
人家一看是大導演小吉伯特過來了,立馬就有一個人退出遊戲,把位置讓給斯嘉。
那是屬於賽博朋克文化剛萌芽的年代,雷德利·斯科特就告訴人們,賽博朋克文化應該是什麼樣的。
玩了幾把,斯嘉就下來了,繼續和小吉伯特閒逛。
斯嘉的頭髮又長出來的了,為了一個戲份不多的角色,把自己的一頭頭髮剃掉,斯嘉也算很敬業的。
斯嘉對這樣的活動非常感興趣,纏著小吉伯特帶自己參加,於是小吉伯特帶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