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墨涵 作品

第281章 熱鬧的媒體們

 當然了,也同樣吸引了媒體的興趣。

 不過媒體大致分成了兩派,華納影業和迪士尼旗下的媒體,以及那些親小吉伯特的媒體,比如《芝加哥太陽報,自然支持小吉伯特。

 另外一些反小吉伯特的媒體,比如《華盛頓郵報,自然是批評小吉伯特。

 雖然小吉伯特一直要求在宣傳時候,把話題引導到對西方文化的宣傳上,但反對派媒體不會輕易上當。

 《華盛頓郵報就報道了:“《魔戒如此一個龐大的項目,被小吉伯特放在中國,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投資巨大的系列為當地的經濟注入了活力。

 同樣的,我們看看網絡上,有多少年輕人對太平洋對岸的那個陌生的國度產生了好奇。

 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

 反對派媒體的觀點基本和《華盛頓郵報差不多,都認為小吉伯特把《魔戒放在中國,會帶動當地的旅遊業經濟。

 同時,也會讓北美的年輕人對那片土地產生好奇,從而培養出一批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

 對此,《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以犀利的言辭批評了以上言論。

 他認為事情恰恰相反,這些年小吉伯特對好萊塢全球化戰略做出的貢獻無與倫比。對面那個市場,也是小吉伯特打開的。

 這可是龐大的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如果全部發展起來,是一副怎樣的光景?

 小吉伯特在中國影迷心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很多從中國來北美留學的留學生,都是小吉伯特的影迷。

 就是因為他的電影,所以這些留學生才會對北美產生了嚮往。

 如果說,小吉伯特的電影能夠征服那邊的影迷,讓那邊的影迷對西方文明產生嚮往,這不是正好符合和平演變的戰略嗎?

 雖然羅傑·艾伯特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這樣的爭論永遠沒有終點。

 小吉伯特希望電影能夠單純一點,不附帶任何附加因素,但他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好萊塢一句名言,政治從來沒有遠離好萊塢。華盛頓對好萊塢施加了無限的影響,讓政治的氣味蔓延了整個好萊塢。

 更何況,電影作為文化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文化戰略,顯然是不會馬虎的。

 雖然有愚蠢的人,但能到精英位置的人,很少會有笨蛋,不會看不出來事情的兩面性。

 所以簡單來說,小吉伯特是在玩火。

 這些爭論的內容,都是來探班的娜奧米·沃茨和詹妮弗·康納利告訴小吉伯特的。

 娜奧米·沃茨還很擔心:“我擔心媒體對我們很不利,現在支持和反對的,基本就是一半對一半。

 加上那些抗議的書迷,反對的人還要多一些。”

 小吉伯特則無所謂道:“不用擔心,娜奧米,等作品出來,所有人都會閉上他們的嘴巴,然後為影片搖旗吶喊。”

 “沒有那麼簡單吧?我擔心這件事會有後遺症。”娜奧米·沃茨說道。

 “後遺症?”小吉伯特絲毫不擔心:“我只是拍電影而已,又沒有做什麼,傳授給中國人猛禽飛機的圖紙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