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 作品

第68章 招收流民

 烏里揚和魯瑟夫在伊森波爾待了一週時間才回來,同時帶來了第一批流民。 

 這波流民一共一百人,大部分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少部分是年輕女性。 

 他們被安置在河對岸的伐木場,和河灣領隔著一百多米寬的安澤諾河,通過木筏和小舢板來往。 

 伐木場外被砍伐出來的空地,就是他們暫時的營地,隨著空地面積擴大,烏里揚會讓流民們就地取材,先修上一道圍牆和哨塔,形成一個小型軍營。 

 這也是一開始就計劃好的。 

 雖然說開拓領的土地都歸開拓領主所有,烏里揚帶來的三百村民,實質上已經從自由民變成了農奴。 

 但烏里揚自己也是平民出身,潛意識裡還是個村莊頭人、宗族族長,還沒有形成封建領主的剝削意識。 

 北地帶過來的村民,除了一些其他村子收攏的難民,大多數都有著血緣關係。 

 烏里揚不僅不把他們當農奴,還要分給他們免稅份地,要把日子過得比在寒冷的北冰河畔更好! 

 但新招收的流民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北境又不是沒有奴隸制度,不把他們當奴隸已經很仁慈了。 

 所以新招收的流民就是開拓領的農奴,不會擁有自己的土地,只能負責為領主種地、伐木。 

 圍繞伐木場修建的軍營據點,就是他們的居所,以此隔離可能帶來的疫病。 

 必要時刻,也可以作為河灣領的前哨,抵擋北面異族的第一波襲擊。 

 吸引火力的伐木場據點,在戰事不利時還能通過小船撤離到河灣據河而守。 

 這樣至少比異族從北面攻入河灣,尚未交戰,先踐踏完北部的農田好些。 

 新來的流民不僅要伐木建屋,修建營寨,還要參與民兵訓練,懂得最基本的行軍列陣和武器掌握。 

 作為激勵,其中的佼佼者會被納入民兵預備役,也就是第二中隊,參與第二年免稅份地的分配。 

 里奧像是看牲口一樣,查看著這些新加入的領民。 

 伊森波爾的大部分流民都是從北地戰亂中慢慢逃到南邊的,能夠走到伊森波爾的,不是身強體壯,就是家境不凡。 

 烏里揚挑選的自然是前者中的優質勞力,雖然這段時間餓瘦了,但也比一開始的河灣領村民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