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繼續改

 但而趙銘會砍的更過分,爵位在大夫級以上才享有繼承權,並且也是每隔一代下降一級。

 其次,之後如果他有兒子,皇子們一切開銷用度只能從他這個皇帝的內帑上分潤。

 並且等趙銘百年之後,兒子們則會按照一定比例分潤自己所持有的大乾官營企業的股份。

 其中享有皇位繼承權的,所享受的股份佔比最大,其餘人比例較低,但絕對能維持他們的生活開銷,乃至是創業投資都能有錢。

 只不過這些皇子大多都不會有多少實權,除卻太子,其餘人就相當於富家翁。

 其次,這些皇子日後也要進入大乾的學校深造,同樣需要考核。

 優秀的趙銘不介意給他們擔任一些要職,但依舊不享有軍權。

 軍權這玩意趙銘已經想好了,在他死前,如果能夠讓大乾徹底站穩跟腳。

 那就一步步推行後世的一些先進制度,將大乾的制度進一步完善。

 同時分化皇帝的權利。

 畢竟他不敢保證自己的兒子同樣具備廣闊的遠見,要是等他死後,上位後的兒子立馬搞什麼復古那一套,那他這麼多年的辛苦也就白費了。

 而且人是一種很容易被他人思維左右的動物,鬼知道等自己死後,自己的那些子孫身邊會不會出現什麼大聰明。

 要是一通忽悠,加上這群不孝子孫腦袋一熱,就開始搞倒退那一套,那他真就白瞎了這些功夫了。

 趙銘也不求自己搞出來的大乾能夠千秋萬代,但起碼能夠給後續的朝代打個樣。

 不至於等大乾一倒臺,後面的朝代就開始迴歸早古時期的封建專權制度,甚至大搞殉葬,大搞思想奴役,大搞重農抑商。

 的確,封建時期重農抑商是有一點環境基礎的。

 畢竟古代產量極低,人想要吃飽,那就得重視農業。

 而且皇帝也怕百姓都不想著耕種,從而導致社會動盪,各種人員流動極大,導致出現各種遊俠豪傑之類的。

 但這是沒有找對方法,方法正確,所謂重農抑商,重商抑農都是極端的,尋求中間值,能保證大家吃喝足夠還有富裕的情況下,該推行商業,重視工業就推行重視,而不能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