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秦風簡單有效的辦法
為了這一天,他準備了很久,效果……嗯,很滿意!
這幾年被秦風打壓,李斯也沒有閒著,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讓法家更加強大。
他發現法家在治理國家這一方面,還有很多欠缺,比如道德約束方面,就不如儒家更有系統性,比如駕馭百姓方面,比不了墨家……
似乎百家各有所長,要想法家長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滅掉百家!
這幾年來,他研讀百家各種各樣的學術總結歸納,最後終於找到了他們的漏洞,那就是百家敘述各說風雲,亂糟糟的一片。
一件事情有一百種說法,這樣會讓人感覺非常的迷茫。
既然全國統一了,那麼學術也必須需要統一。
而秦始皇對統一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他對秦始皇的時常傳遞這方面的訊息,這些年以來也不關注奉常,沒有事就去咸陽宮,零零碎碎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了秦始皇。
對秦始皇的思想進行了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秦始皇也認可這一件事情,李斯就要尋找的是一個爆發點,而李斯謀劃了很久,把這個突破點就在淳于越的身上。
淳于越這個人並不太聰明,為人死板,論學術,學術不精通,論辯術,辯術也不行,特立獨行,標榜自己。
全國剛一統的時候,秦始皇並不在意提起分封制度,那是因為全國各地王族活動頻繁,社會不太穩。
這一次可就不一樣了。秦始皇通過4次巡遊之後,尤其是第四次,大秦銳士以閃電一般的速度迅速擊敗了匈奴,可以說在周邊地區幾乎是無敵了。
秦始皇現在信心十足,自己以淳于越為爆發點,一舉把諸子百家全部幹趴下,想想心裡美得不行。
自己這個屬於陽謀,我看你們諸子百家裡面的人誰能夠破,誰能夠破得了!
秦風走到李斯跟前,用李子朝服擦了他手上的血水,然後緩緩說道:“你說的這些,猛一聽的確是有道理。
任何東西沒有千年不變的。自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所有的治理人間的方法的確各不相同。
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什麼叫只留一術?任何學術,治世之法,到一定階段之後就會出現侷限性。
那麼我問你,堯帝困死在堯臺,舜帝死於蒼梧之野堯帝與舜帝是什麼關係?舜帝和禹帝又是什麼關係?
難道是父子兄弟之間的關係嗎?那都是臣子做的。
大夏的滅亡難道是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的懲罰嗎?那是分封制的原因嗎?
大夏的滅亡來自於大夏的疆域之外的商部,大商的滅亡也來自於大商的方國周方。
大商也實行分封制,但是分封的都是帝王的妻子,大周的分封也不是指他姬氏。
還有,大商傳承了600餘年,大周傳承了700餘年。那你說為什麼開始的時候好好地,後來就不行了?
還有,你說了,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
那麼我問你,分封制在大周初期是可行的,後來為什麼不行了?
為什麼好好地一個政策會出現問題。難道他們不一統動?他們的思想不一致嗎?
到了我大秦現在實行郡縣制,現在證明是可行的,但是大秦需要存留萬萬年,你拿什麼保證百年後、千年後還是可行的?
任何國家策略,都要與時俱進,這就講究一個變,百家的存在就是一個變數!
你把變數弄沒有了,如何保證大秦萬萬年?
遠了不說,說近的,法家的核心是無情,缺少世間的溫情,是對老百姓進行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