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吶 作品
第41章 回門
三朝回門,王彩蝶頰上飛紅,顯然婚後生活還算滿意,林青鹿也暫時放了心。
本朝不似前朝,按照不成文的規矩,前朝女兒出嫁後除了紅白喜事一般是不回孃家的,有些婦人出嫁之後就完全成了夫家的人,可能等到產子或者父母臨終才能見一面。
本朝規矩就寬鬆多了,出嫁女成婚後是可以常回孃家看看的,在孃家住一陣子也無所謂,只要不摳夫家錢財補孃家,旁人都不會說什麼。
只是一般情況下,妻子回家須得夫婿陪著,有些地位高的男方,根本不會理會這個,所以即便妻子再如何思念家裡,也是不好單獨回去的。
溫無涼的情況顯然不在此列,他在家裡對頻繁上門拜訪的人厭煩不已,就乾脆帶著妻子到丈母孃家躲清閒了。
王家的廚娘手藝很好,比他們家的更多了一份煙火味,小溫還是很喜歡的,更別提還可以住進老婆的香閨,這就更美滋滋了。
宅子裡兄妹三個每人一個院子,後面家裡添了一些伺候的人,將整個宅邸打理的很好。
林青鹿只有品級沒有爵位和官職,所以規制上也不想太過僭越,這座富戶所建的宅子正正合適。
家裡雖然沒有那麼多彩飾雕刻,但地方大,還有個頗精緻的花園子,草木靜深,花枝繁茂,流水假山魚池皆有,閒來逛逛,感覺心情都變好了。
王彩蝶的屋子是自己收拾的,她喜歡明亮溫馨的地方,所以居所也是這樣,高几長案,疏疏擺著筆墨爐香,花瓶裡插著粉白的薔薇和紅紫色的牡丹,並幾根稀稀疏疏的長草,看上去就覺得花團錦簇。
“院子裡還有一架鞦韆,是母親尋了工匠做的,說是要‘彌補小時候的缺憾’。”她回憶著置宅初時發生的事情,臉上帶著得意的微笑。
“不光我,哥哥們的院子裡也有。”當時他們都自覺自己是大人了,都對這種小孩玩意表現的不大感冒。
不過她曉得夜裡無人的時候,兩個哥哥都去蕩了,還玩了很久呢。
“可惜嚴叔家只和我家簽了五年的契書。”想到這裡,心裡還有點不捨。
但之後她要跟著夫君和哥哥前往京城,任何時候,去外地生活都是一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嚴叔邢嬸的年紀又是最安土重遷的,大概率是不會跟著她們走的。
林青鹿也想到這一點,私下裡問了邢氏。
邢氏顯然早就跟丈夫商量過了,“我們夫妻倆是沒本事的,離了主家,恐怕日子又要回到從前,我們願意跟主家再籤十年長契。”
主家夫人少爺小姐都是和善人,從不打罵欺凌他們這些僱工,而且眼見著一家子飛黃騰達,他們這些伺候的人也跟著水漲船高,便是解契出去,每個月的工錢能有月錢高嗎?
況且家裡的一攤爛事,離了主家還會被老宅的人纏上,還不如跟著夫人少爺去京城,也見見世面。
守家在地的被自家人欺負,到了僱主家裡,卻從沒被說上半句重話,兩廂對比,跟著去外地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了。
兩個孩子也能跟著多學學,多長長見識。
嚴瑾沒有跟著王彩蝶去溫家,倒是嚴禮,一直跟著王秋豹做書童,耳濡目染的,也學了不少東西,將來多用用功,說不得也能考個秀才啥的,到時候嚴家人的境況又更不同。
這筆賬他們還是算得清的。
既然嚴家同意,林青鹿也就不操心給他們解契的事了,相處久了,要分開還是有點捨不得的。
新女婿帶著閨女回家住了,林青鹿還親手做了兩道菜,招待一下嬌客。
溫無涼非常感動,“岳母的手藝太好了,我愛吃粽子,但是從未見過這樣精緻的。”
馬上要過端午,天氣熱了起來,家裡往年吃的都是蜜豆、紅棗、蓮蓉和加了艾葉的艾香粽子。
今年林青鹿帶著邢氏做了些蛋黃五花肉的肉粽,和加了花瓣的花粽,以及顏色金黃的鹼水粽,大的好似半截蓮藕,吃一個就飽了;小的類似大棗子,基本一口一個。
這樣有趣的節日特色食物,讓溫無涼大開眼界。
三兄妹小時日子不好,長大了都有點嗜甜,哪怕白粽沾糖都吃得美滋滋,溫無涼別看長得瘦高,卻挺愛吃肉的,於是林青鹿特意做了大粽子給他。
溫無涼和武師傅吃得過癮極了,其他人也喜歡,但是都沒有他倆那種如醉如痴的勁頭。
“好吃了這幾日便多做些,端午回去時拿些走,順便也讓你父母兄嫂嘗一嘗。”林青鹿笑道。
至於武師傅,守著家,愛吃今年多做一些,王冬熊應該也喜歡,他胃口也大,蛋黃醃肉的粽子新奇又飽含能量,吃了頂飽還美味。
一家子其樂融融,今日便算是提前在家裡過節了。
王秋豹說,“前幾日邸報上說極北之地旱情嚴重,如若一直沒有緩解,不知道蠻族會不會犯邊。”
武師傅聞言也是揪心,道,“都是北邊,北涼城的屯田不知如何了。”
“收成肯定有損失,但北涼城修了渠,引了地下的深水灌溉,應該能保住一部分糧食。”林青鹿插話道。
“娘,你怎麼知道?”王冬熊詫異不已。
“早幾年常來咱家的商隊管事說的,這二年也沒斷了聯繫,直到你要去北涼,我就專門託人捎信給他打聽情況了,信件剛收到,就在我耳房的桌案上,回頭你去瞧瞧。”
王秋豹看向母親,她笑說,“就算去個外地做買賣,還要打聽好風土人情,我兒要去邊城那麼遠的地方,當然也要提前打問打問。”
王冬熊鼻子都齉了,啞聲道,“娘,我一定好好做事。”
“反正做啥事都要未雨綢繆,你臨走把平崗鎮的糧食帶過去一些,反正順路,叫個車隊後面跟著,怎麼也不好虧待身邊人。”
西山屯有幾個年輕人想跟著王冬熊出去闖蕩闖蕩,都被家裡勸住了,但本村一些七扭八拐的親戚日子過得不好,都願意跟著王冬熊出去混一混,有了知根知底的人做幫手,王冬熊也能放開手腳集中精力做正事。
王冬熊點頭,“必不能讓他們沒了下場。”
只要敢打敢拼,未必不能混個一官半職,到時候一家子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