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麥克風 作品

441.再創得票紀錄!


 輸給馬刺隊,有山貓隊自身的原因,被德州前面兩個對手摺騰得夠慘,兩場個位數分差的焦灼大戰,加之到5連客最後1場,山貓隊球員們體力出現問題,還有傷病影響,不僅米爾薩普沒來客場,皮特魯斯在和火箭隊的比賽過後也受傷了,缺席了和馬刺隊的比賽。

 但馬刺隊進攻是真的出乎山貓隊預料的強,首節就打了山貓隊一個35比26。

 臨到比賽前一天,張楊看馬刺隊球探報告的時候,才發現,聖誕節前15勝12負的馬刺隊,已經悄咪咪的來到了20勝12負。

 終結他們山貓隊的12連勝後,馬刺隊拿下6連勝,戰績已經來到21勝12負,已經追平了剛剛輸給灰熊隊的小牛隊!

 康利、芬利、蓋伊、迪奧、鄧肯的首發組合,加上吉諾比利、羅傑-梅森、科特-托馬斯、邦納、喬治-希爾、烏度卡、奧博託等主力替補,馬刺隊的12人輪換陣容,進攻端磨合還真成了!

 不過和張楊印象中的‘馬刺體系’,區別挺大,主要還是基於鄧肯移動到中鋒位置提高了全隊速度,圍繞康利+迪奧、吉諾比利+希爾的組織進攻能力展開的團隊進攻,總的來說還是球星籃球。

 但有的東西也已經展現出來,馬刺隊很多球員已經趨於功能化,最明顯的是……當家球星鄧肯,賽季至今場均21分10.6板2.3助攻2.3蓋帽,場均助攻生涯新低,但得分、命中率,均是4年來的新高,效率也從上賽季生涯新低的23.1,回升到與生涯平均水平相當的24.7。

 鄧肯打得更簡單了,他個人防守效率也有了一定回升,直觀體現在蓋帽數據上,從上賽季場均1.9次蓋帽回升到2.3次的生涯平均水準。

 蓋伊不再被朝著成為下一個麥迪或誰誰誰培養,出手比例有所提升,但持球率下降了,常被當成遠距離、切入第一選項,單打也變的更簡單——強投。

 張楊估摸著波波維奇的想法是,既然這傢伙單打也是運運運然後迎著防守拔起就投,不如直接打快點,免得出現最近兩年的麥迪那種情況——運球運著運著,隊友們全停下來了。

 從整體表現來說,蓋伊對比上賽季二年級時略有下滑,目前還不知道這是從根本上調整打法的陣痛期,還是不適合。

 能讓蓋伊這種天才選擇功能化打法,主要還是更高一檔的天才、球隊核心鄧肯先一步選擇併成功功能化。

 馬刺隊整個和以前大不一樣了,進攻端已然開始蛻變,但也不是沒有代價——從開局場均丟掉97分、下滑至目前的場均丟掉99.6分,平均表現已經低於聯盟平均水平。

 今晚山貓隊整體狀態差成那樣,得分還是破百了。

 明顯看得出來,馬刺隊改變打法的準備,沒有原本時空裡2010-2011賽季那般充分。

 可能是陣容不同導致,也可能是nba整體格局的不同……

 張楊還注意到一個比較離譜的數據,在鄧肯拿著2060萬次頂薪、吉諾比利拿著991萬接近千萬年薪的情況下,馬刺隊這賽季總薪資是6331萬,低於奢侈稅起徵點800多萬。

 這代表著再過兩三年,蓋伊和康利都需要續約時,波波維奇完全有條件通過讓年齡又老了兩三歲的鄧肯和吉諾比利降薪,把薪資牢牢控制在奢侈稅起徵點以下。

 以前張楊對波波維奇的關注點,都在其的執教能力上,現在才發現,這位教練在馬刺隊執行總裁這個身份上的業務能力貌似也有點東西。

 …

 6號中午,張楊隨隊回到夏洛特,到家的時候,發現爸媽和弟弟都在,還準備好了炸醬麵等他回來。

 之前剛轉學到康普敦高中唸書的時候,他前幾次回家,爸媽也都會給他準備炸醬麵。

 這是老家的習慣,家裡有人出門遠遊後,其回家時家人為其準備一碗熱氣騰騰的炸醬麵。

 但到他11年級,爸媽開始創業之後,就沒有過了。

 現在,張楊估摸著是因為市場環境不好,爸媽的公司的市場開拓停滯甚至收縮,有時間了?甭管原因是什麼,他吃得很香很開心。

 這種事情,如果有,那是福報,沒有也很正常,這年頭大家都忙,他不也沒什麼時間陪家人麼,每年八九個月待在球隊,剩下三四個月還有商業代言、訓練。

 下午他陪小悟空打了一會兒棒球,弟弟相當有運動天賦,還差大半個月才滿4歲,揮起小號的棒球棍已經虎虎生風,不過這讓他挺鬱悶的,他還想著帶弟弟打籃球,指不定將來可以打真-兄弟籃球。

 就算到時候nba打不了,cba應該沒問題,實在不行,組隊打壩壩球也是可以的。

 沒想到倒黴悟空一開始喜歡的居然是棒球。

 往好了想,至少不是足球,幸虧他們家是僑居阿美莉卡做生意,而不是去帶鷹。

 雖然蛋疼,但他和弟弟打棒球玩兒倒是玩兒得挺開心,棒球他雖不精通,但高低會一點,教教小悟空基礎還是能行的。

 休息了一下午,第二天,7號,山貓隊5連客回來的第2個休息日,早上9點多,張楊來到土航球館,和費爾頓一起訓練。

 主要是張楊練,費爾頓教——撤步投籃訓練。

 俗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

 幾年時間下來,費爾頓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撤步投籃專家。

 張楊也會撤步投籃,但使用方式不及費爾頓那般全面,基本只在高位背轉身撤步、頂弧假突晃退對手後撤步時使用,而且他的撤步投籃動作已經基本侷限在當初去湖人隊試訓時偶然學到的‘漢伯倫式’撤步這一招上了。

 他新秀年的時候,撤步投籃其實還比較全面,但不夠強,就專注強化‘漢伯倫式’撤步這一招,其他的,久了不練,自然就退化了,而且幾年過去,他的身體條件、投籃方式、打球習慣等都有了巨大變化,想要重新擴展不是把落下的舊技術撿起來那麼簡單,和全新開發沒太大區別,且還得‘遺忘’曾經的感覺。